世间事简友广场散文

刻在额头上的印记

2020-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梨逍遥
来于CCO协议

那年,我第一次离开故乡。

临上车,二表姐带着表侄女来送我。

她提了一包吃的递给我,并叮嘱我车上警醒些。我点头答应,挥手告别后便转身上了长途大巴车,需要先坐上10几个小时到昆明火车站,然后再坐30个小时左右火车到广东,最后坐上短途公交车,这才到工作的地方。

这次,一起同行的还有隔壁村的两个哥哥姐姐,他俩是夫妻。我也将去到那个有新衣服穿有新手机用的城市,而我却一点也不向往那种生活。

那时候很害羞,不怎么敢跟人说话,大巴车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摇摇晃晃地开着,弄得人很想吐,也没了胃口。看到同行的哥哥姐姐也都没怎么吃东西,我也不好意思吃。

就这样,我们坐了30多个小时的车才到一片工业园,那里很多工厂,每到下班时间,路上总是人山人海。

等到出租房安顿好,我打开包,香蕉橘子早已经在车上被挤烂,一闻,煮鸡蛋也臭了。

早些年,二表姐就在那里工作过。

年轻的时候二表姐去过贵州,后来又跟老乡们一起到的广东。每年到过年的时候,二表姐就从广东回到老家,给我们买回来荔枝和很多没吃过的东西。我们就坐在院子的水泥地板上吃着东西,听二表姐讲着在广东的打工故事。

傍晚,最后一抹阳光照在房顶,露水开始升起,我却希望时间就一直停在那里。

再次回到故乡,站在当初二表姐和表侄女送我上车的地方,路两边已经盖满房子,长途汽车也没停在那里,都不见了...

二表姐说家里买了肉,让我们逛了街后就直接去她家。

二表姐家就在老粮仓的下面,离赶集的街道不远。那是一条只有100米左右长的农村街道,两旁都是各种铺面,铺面前再摆上两排地摊。

每到赶集的日子,辛苦了一个星期的人们挎着竹篮来到这里买上一些吃的穿的。对于逛街,我从来不感兴趣,需要买什么东西我就直接目标明确买下就回,逛了没多久,就跟姑妈和表姐们一起往二表姐家里走。

我们打算从后门走,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表姐夫在那里喂鸡喂狗,打招呼后我们就往院子里走,表姐夫是一个性格很好的人,记得还在上学时,我就常常到他家看电视剧,还能吃上香喷喷的红米饭。

前两年,表姐夫还能跟着同村的去工地干些活赚钱,后来,因为脚长了个包不能做重活就回家帮着二表姐一起做些采茶之类的事情。

后来又有了表侄,看到二表姐和表姐夫脸上多出的些许皱纹,那是岁月在他们青春额头上刻下的印记,代表着不再年轻,也代表着对生活的妥协。当年轻时候的经历随着时间越飘越远,眼下的一家团才是最让人踏实的。

二姐夫杀了鸡,二姐煮了腊肉,还有一大盆拌好佐料的新鲜肉用来烧烤。

我们分别围坐在火盆四周,搭上铁架子就可以开始烤肉,这样的烤肉并不需要穿串,就是一块一块夹着放在上面,烤到稍微焦黄就很香。

我和表姐夫一起烤肉,院子里的风总是乱跑,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眼睛熏得生疼,一大家族人就坐在院子里边吃边聊。吃完烤肉就开始吃饭,很多儿时的回忆在熟悉的味道中跑出来,彷佛就是那一年的那一天吃的中午饭。

表侄女没在家,已经上大学了,想想10年前,她还是一个经常被我逗得嗷嗷哭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是在昆明上大学的大姑娘了,可她小时候吃过很多苦。

时间从来不说话,却用改变亲人的面貌来告诉我一些事情。

昏黄的灯光下,听着二表姐讲述着在广东打工那些年的往事,看着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不禁都感慨万千,聊着聊着已经晚上9点多,我起身告别,沿着那条弯曲的小路越走越远,消失在身后的黑夜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