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前行路上带着“三心二意”来提问-每周读一本书

2020-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Cindy_Cindy
提问也是一种力量

我们的一生,不断地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提问和解决问题,组成了我们的一生。

提问,是引导沟通话题、推动交流的好方式;是抽丝剥茧,逐步剖析问题本质的好工具;是展现对于对方尊重、表现自己倾听的好途径。

提问不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门学问。拆书帮的《提问力》里提出了关于提高提问力的心法——“三心二意”提问法。

1)关怀心

关怀心,意味着你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了,当你真正关注他人的时候,你就会想了解他,了解他的想法,了解他说话背后的感受。带着关怀心,你能关注到他们真正在乎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相对而言是没那么重要。

-不做臆断:不要根据你的意图来推断别人;

-不做打断:不要不等别人把话讲完,就打断别人,急着讲出你的看法或意见;

-不做判断:不要时刻想着是“下面我该怎么表达” 而不是“对方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提问时带着关怀心,关心对方在乎的事情,关心对方期待的结果。

2)好奇心

小心呵护自己的好奇心,养成对别人习焉不察的事情提问,探索未知的事情,保持喜欢问为什么的勇气,并努力去寻找答案。

学会注意别人忽视的细节,发现别人没能发现的问题,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解决方案,从而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提问时带着好奇心,想知道为什么,注意到别人不曾注意的问题,会让你抓住提问的机会。

3)探究心

生活中绝大部分的问题,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工作中遇到的绝大部分需求,背后都有没有说出来的动机。

探索能力,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技能。

普通人在碰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真正有经验、善思考的人,会刨根问底,抽丝剥茧,追问问题本质。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耐心地了解对方背后的深层动机。

提问时带着探究心,能够刨根问底,探索问题的本质,不接受简单的答案。

4)敬意

敬意,意味着提问的时候,内心是尊重对方的。

提问时带着敬意,首先要做到不质问,不反问,而是追问出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什么导致彼此的想法有这么大的区别,并关注对方做出选择背后采用的选择标准。

5)刻意

刻意,是有思考,有准备,不是随随便便。人的本能是表达,而不是提问,如果不做准备,临时想到的提问效果会很差。

上面的开放式问题线模型,呈现了提出开放式好问题的参考坐标,让我们可以快速完成从封闭、负面、过去导向的思维向开放、积极、未来导向的思维的转变。

开放式间题线模型可以归纳为"七步提问法”

0负面→1正面(封闭)→2开放→3复数→4可能性→5聚焦→6动态→7系统思考

从左到右,逐渐调整提间的方式,让问题达到最大的开放程度。

最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都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所以在探索和升级提问力的过程中,借用丘舵老师的三个终极的核心问题,可以试着在遇到问题时,多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核心框架是:从初心出发——同理心抵达对方——行动从我开始。

我相信通过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你会获得更多的思考:

问题1:我想要什么——不忘初心,以终为始。

问题2:对方想要什么?——建立强大的同理心。照亮他人的同时,也能看见自己。

问题3:我可以做些什么?——从我做起,是最有力量的行动。


这是我解读的第七本书,2020年我将继续每周解读一本书,欢迎持续关注!~

第一本:《游戏改变世界》为什么说游戏可以改变世界?

第二本:《非暴力沟通》学会非暴力沟通,疫情出现不怕闹离婚

第三本:《蔡康永的情商课》蔡康永认为的“高情商”是先学会做自己

第四本:《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高情商就是从我说得舒服到别人听得舒服

第五本:《断舍离》断舍离是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

第六本:《时短术》管理好时间就是增加生命的密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