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得不面对的过去(一)
(注:本文含有较多令人不适的图片内容,请谨慎阅读。)
(弗吉尼亚州立参议员Louise Lucas在2月6日离开议会大厦)
“黑脸”一词在大部分中国人听来并非一个携带着某种特殊历史含义的词汇,在我们的文化中,“黑脸”仅仅具有其表面最基本的意义,也就是“把脸涂黑”这一基本动作和行为,其中通常并未掺杂他意。很多人第一次对于这个词真正有所了解,还有感谢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同喜同乐》其中那个由一位中国演员扮演的非洲大妈。她那扭动着肥胖身躯,操着蹩脚口音,顶着华丽果篮说着“我爱中国”的形象让无数人汗颜,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许多人对于历史了解的极度缺失。一年过去了,从弗吉尼亚州州长拉尔夫.诺瑟姆(Ralph Northam)所引爆的一系列事件,又一次让这一沉痛而令人切齿的历史行为被重新发现。
2月1日,右翼网站Big League Politics和当地报纸《弗吉尼亚先导报》先后报道诺瑟姆1984年的的医学院年鉴中有一张种族歧视的照片,其中显示了一名满面涂黑的白人笑着搂抱一名戴着3K党的尖头露眼脸罩的另一名学生。由于此照片出现在诺瑟姆自己的年鉴版面,因此一瞬间引发轩然大波。几个小时之后,诺瑟姆在1号晚上自己承认了照片的归属,但是拒绝在声明中引咎辞职。此时抗议声已层层迭起,几乎每一名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国会议员,数名2020美国总统候选人和其它无数政客一并要求他引咎辞职。然而第二天,在一场本应澄清的新闻发布会上,诺瑟姆做出了一番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拒绝承认自己是那张照片中的一员,原因是因为自己曾经在同一年的一场舞会中曾经涂过黑脸扮演迈克尔.杰克逊“月球漫步”的经典形象,甚至在发布会中途打算展示一下让自己获奖的“黑脸漫步”。这一闹剧过后,所有人都忍无可忍,几乎除了前任总统奥巴马之外,无论当选政客与否都一致公认诺瑟姆必须下台,就连一向不愿意在政治上表示倾向的《华盛顿邮报》都紧急发表社论要求诺瑟姆下台。
作为一名自由派民主党,59岁的诺瑟姆并非一名职业政客,而是一名军医。先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后毕业于东弗吉尼亚医学院(Eastern Virginia Medical School)的他,直到2008年才决定踏入政治。先是被选为一名州议会代表,之后成功竞选为副州长,又在2017年成功当选州长。当2017年震惊世界的夏洛茨维尔“统一右翼”暴乱爆发时,诺瑟姆是第一位出来公开谴责的州级领导。在他当选州长时,选用了最多的有色人种和女性作为自己内阁的一部分,而他的新闻发言人就是一名年轻的黑人女性。也许现在的诺瑟姆早已经不是三十五年前的那个他,但是多少道歉都不可能让他再获得弗吉尼亚人的信任。
“黑脸”这一行为,本身跟随的是一段极为痛苦的历史。自从欧洲殖民者在400年前的某日决定将非洲人作为奴隶出口到美洲时,他们就始终在寻找某种理由来合理解释为什么拥有,鞭挞,滥杀另一名人类是一种完全合适的行为。当奴隶制已经在美国许多地区被废止,当越来越多的白人意识到拥有奴隶是一种深重的罪恶时,霎时间有许多“科学家”突然大言不惭地声称黑人属于另一与人类不同的物种,借此加深偏见。仅仅从科学的角度抹杀是不足以让更多人对于“黑人劣等论”这一思想根深蒂固的,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极尽所能嘲讽黑人日常形象和生活方式的所谓艺术形式就诞生了。而当支持蓄奴的南方邦联输掉了南北战争之后,这些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不能让黑人在社会中得到认可有多么重要。鉴于绝大部分19世纪末期的白人对于黑人的认知因为种种原因十分有限,这些令人作呕的形象得以更加生动地活在人们的脑海中,一次次被铭记和传唱。
当电影技术问世,好莱坞在美国经济20年代大爆发的辉煌中尽情地享受着辉煌的时候,脍炙人口的"黑人吟唱"作为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怎能被忘记?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位又一位肤色皙白的演员把自己的脸涂满黑油,留下肥大的空白或鲜红嘴唇,穿上邋遢的燕尾服,操着难懂的口音,用自己的偏见尽情地想象着非洲裔美国人的社区生活。在他们看来,这样经典的形象能够充分地体现自身作为白人的优越性,毕竟如果并非如此,这些黑人为何要竭力融入和模仿白人们的生活?
就在那些绘声绘色的荧幕形象在映入一家又一家普通白人家庭的同时,刚刚有机会从负开始在无数歧视的目光下搭建新生活的黑人们正在经历的却是新的炼狱。他们搭建起的金融中心被愤怒的白人无端摧毁;他们看着一座座纪念蓄奴将领的雕像傲立和崛起;他们被迫在吉姆克劳法下与白人使用不同的设施,接受不同的教育;他们遭受无端指控伤害白人而被打死烧死淹死... 当然,这些场面当然不会被白人家庭们看到,即使耳闻也只会熟视无睹。从迪士尼到华纳,还有深入中国孩童人心的《猫和老鼠》,都无法脱离这些今日看着让人无法不愤怒的形象。动画片正是这些人想要用下一代的教育来去使黑人“无知”“愚蠢”“懒惰”“肮脏”等形象延续的最好方式。
要记得,诺瑟姆所领导的弗吉尼亚州可谓是深深打上了蓄奴的烙印:它们早在1619年,比五月花到达普利茅斯前一年,就已经开始引进非洲奴隶作为烟草庄园的免费劳动力。弗吉尼亚在仍然作为英国皇家殖民地时就推行了一系列迫使黑人世代为奴的苛刻规定,而也正是这样一种制度使得许多出身于该州的美国国父们都是积极的蓄奴者。美国建国最重要的两位人物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都是弗吉尼亚的大庄园主,也自然继承了许多奴隶。不仅如此,杰斐逊甚至与自己的一名非洲女奴私下生了四个混血孩子。弗吉尼亚州的首府里士满曾经是蓄奴的南方邦联的首都,而就在市中心至今仍然矗立着被许多南方白人尊为英雄的蓄奴将军,军事领袖罗伯特.李的雄伟雕像。
在历史大环境的驱动下,弗吉尼亚人民最不能够忍耐的就是欺骗。当他们发现,这个满面笑容,和蔼可亲却又第一时间主持正义的军医和州长竟然是一名曾经毫无遮掩,如今狼狈不堪的种族主义者时,他们再也不需要去忍受什么,走到了大街上,让自己的声音成为诺瑟姆政治生涯的葬歌。
然而这其实都是表象。诺瑟姆的信誉破产于无形中揭开了不止一块茫茫美国历史中被遗忘的伤疤。除了在前文中提到的可憎的“黑脸”,能够在有着个人历史纪念意义的年鉴上堂而皇之地展现自己穿着着这种图片也揭开了美国医学与种族主义曾今“惺惺相惜”至今“藕断丝连”的友情。
藐视科学的所谓“自然疗法”类的明星广告的兴起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例如J.马里昂.西姆斯这种将女性奴隶当做实验小白鼠的无耻之徒却始终在美国医学界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黑人与白人产妇直至如今都有着极为不正常的生产死亡率差。
在平权法案出台之前(甚至之后),美国公共卫生局曾经长期与阿拉巴马州塔斯基吉大学合作,在数百名黑人男性梅毒携带者和健康人并不知情的前提下在他们身上做出各种研发医治梅毒的所谓实验。当弗莱明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梅毒的青霉素之后,这项残忍至极的实验仍然持续了数十年,直到1972年才被公之于众,而美国政府一直等到1997年才正式道歉。
请不要忘记,这些从医学院毕业的“精英”们,要在未来在医院中和手术台上面对无数肤色人种各不相同的患者。那些认为用最为贬低的艺术形式来刻画某一人种的成年医学生,会在踏上职场后幡然醒悟,对患者一视同仁吗?倡议团体“崛起的女性(Moms Rising)”副主席在采访中提到,“当你贬低黑人的价值,那就会影响你对黑人的对待方式”。塔斯基吉事件让很多黑人心知肚明医疗相关产业的种族歧视现象不仅司空见惯,更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几百年来,不知多少无辜的黑人被当做了医学发展的无故牺牲品,就如同被祭祀的牲畜一般。
诺瑟姆必须辞职。在发布会上模棱两可而又不置可否的那个他,在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拒绝承担代表弗吉尼亚人民的责任。请不要忘记,19.2%的弗吉尼亚居民是黑人,是被一位曾经有意歧视性装扮,还认为自己涂黑脸“月球漫步”获奖十分值得骄傲的军人,医生和州长所领导的黑人。他们的祖先在奴隶船下被当成货物运输过来,两百余年内承受了无数惨无人道的磨难之后又被践踏,“试验”,歧视和屠杀。直至如今都远远未能弥合的伤口怎能容忍如此不堪之人继续领导?
“黑脸”是可憎的,由此而生愤怒是自然和理所应当的,然而却并非是发现和解决这种扎根于历史的严肃问题的良策。诚然,我们需要对种族主义知情,我们更需要明白学会如何辨识种族主义,学会说“不”。然而,在泣诉和责骂下,也有一些思想更为冷静的人提到了"追溯性否定(Retroactive Repudiation)"的潜在危害。专栏评论家Coleman Hughes提到,除了脸着黑油涂白嘴唇这种无疑明确丑化的表演之外,暗化自己皮肤扮作另一名肤色不同的人的公众人物其实比比皆是。深夜脱口秀节目“吉米鸡毛秀”和"吉米.法伦今夜秀"的两位主持人都曾涂黑皮肤模仿体育和娱乐明星;“周六夜现场”的白人前主持人Fred Armisen曾经扮演过奥巴马总统;小罗伯特唐尼曾经在2008年的电影《热带惊雷》里扮演过一名试图扮演一名黑人军人的澳洲演员;电视讨论节目主持人Joy Behar曾经化妆成过一名“美丽的非洲裔女郎”。这些范例固然在今天的世界里可以被认为十分不妥,但是意图并不与诺瑟姆图片中的赤裸嘲讽相同。就连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欢笑的英国电影《欢乐满人间》中Mary Poppins在屋顶与烟囱工们涂满烟囱灰跳舞的场景也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被一名大学教授视为“黑脸”。
种族主义是罪恶的,诺瑟姆对此事件的态度也为他的政治生涯敲响了丧钟。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这段沉痛记忆并不是为了制造三人成虎的惊惧,而恰恰相反,是让那些长期被不正体制压迫残害的人们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声音。
参考资料:
Arnowitz, Leora. “On 'The View,' Joy Behar Mum on Old Photo of Her as 'African Woman'.” USA Today, Gannett Satellite Information Network, 8 Feb. 2019, www.usatoday.com/story/life/people/2019/02/08/view-host-joy-behar-silent-decades-old-african-woman-photo/2813885002/.
Pollack-Pelzner, Daniel. “'Mary Poppins,' and a Nanny's Shameful Flirting With Blackface.”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28 Jan. 2019, www.nytimes.com/2019/01/28/movies/mary-poppins-returns-blackface.html.
Editorial Board. “Ralph Northam Must Resign.” The Washington Post, WP Company, 6 Feb. 2019, 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ralph-northam-must-resign/2019/02/06/b1703986-2a40-11e9-b011-d8500644dc98_story.html?utm_term=.06f58843e6a6.
Desmond-Harris, Jenée. “Don't Get What's Wrong with Blackface? Here's Why It's so Offensive.” Vox.com, Vox Media, 29 Oct. 2014, www.vox.com/2014/10/29/7089591/why-is-blackface-offensive-halloween-costume.
Hajela, Deepti. “Blackface Photo Reopens Long History of Bigotry in Medicine.” AP News, Associated Press, 6 Feb. 2019, www.apnews.com/a2789893ec6f438cac3e89966de64f27?utm_medium=AP&utm_source=Twitter&utm_campaign=SocialFlow.
Harris, Adam. “Yearbooks Aren't the Only Place to Find Blackface on Campus.” The Atlantic, Atlantic Media Company, 9 Feb. 2019, 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9/02/ralph-northam-college-campus-blackface/582373/.
Hughes, Coleman. “Blackface and the Fine Art of Retroactive Repudiation.” National Review, National Review, 6 Feb. 2019, www.nationalreview.com/2019/02/blackface-controversy-zero-tolerance-retroactive-repud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