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故事】行走的牵挂
遇见老杰克那年我二十四岁,刚刚大学毕业和女友订了三年奋斗计划。当我兴致勃勃的向他说起我的女友和我的计划,他摇着那个已经不惑之年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轻人,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其实是很远的,不过我还是会希望你成功,因为你很像二十年前的我。说完他拿起放在桌上的小提琴很潇洒的走了,高高瘦瘦的背影在这个大都市的五彩世界中显得格外落寞。
时间匆匆而过,今年我也到了老杰克的年纪,最近经常想起他,一个一面之缘的朋友。
正如老杰克说的一样,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所有的事情和人,并不是依照我所想的按部就班地发展着。先是女友的背叛,工作上的失误,参赛作品被调包,我的事业和人生跌入低谷,身体因为心情郁结也状况百出。许多年之后,工作渐渐上了正轨,有了家庭,后来自己开了影楼,现在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去年年末几个同业好友约着春天要去云南采风,闲着无事便应邀来了南方。现在的旅游开发搞的那里都差不多,特别是看了那么多人造景观之后,纯粹的大自然才是我们这群人的目标,因此请了一个当地的向导——老周。据说是倒插门到这里来的,经常去山里采药。看着是个爽朗直快的人。
现在已经三月中旬,山沟沟里的花正是烂漫的时候,我们一行人早早的吃了饭,带了些点心面包什么的直接驱车到了村子里。没想到老周也装备妥当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一路说笑着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一面吹嘘自己遇到的奇闻。
这个山沟沟,东南西北哪山我没去过,哪水没趟过,河里有什么鱼都清楚的狠呢。就说最近吧,有个人在那个西头山搭了棚子,一天到晚的拉琴,早上一趟,中午又一趟,晚上还要在拉一趟,有时候半夜还能听见,那个声音悲的,像山都在抖,风都在哭。一个老头子,不是作死么,村里没人认识的,也不是本地的,本地的谁会拉琴的?是个扛在肩上的,叫小提琴的。
也许是个有经历的人吧。我们猜度着。
山里的风景很快吸引了我们,各自找位置取景,老周安静下来,偶尔采些草扔到背后的背篓里。
听,琴声。
老周提醒我们。那个怪人又拉琴了。
那是梁祝,耳熟能详的名曲了。
舒伯特的小夜曲。有爱好音乐的朋友说,这个人大约有他要纪念的什么人。才会出现在这里,我们还是不去打扰了。
我们都点头同意,老周也无法驳回。只得领着我们在山里转,不去西头的山里。
回到镇上,天已经渐黑,我们找了一家氛围还不错的酒馆,兴奋地聊着这趟不虚此行。聊着聊着,整个酒馆突然就安静下来,没有人说话,也听不到杯盘的声音,在吧台三米远的地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拉着小提琴,正是我们在山里听见的小夜曲,音乐如诉衷肠。
跟吕思清的比怎么样,有人好奇的问懂音乐的朋友。
这个不好比较的,不好比较的。朋友直摇头,有一定水平的人,细节处理不同,这个没法比的。
酒馆的杯盘声,人声渐渐淹没了琴声。
老杰克,来首纪念。酒保声音高了些。
他这一喊名字,我的头皮不自觉的一阵紧张,老杰克,在我初入社会时,给我建议和忠告的朋友,虽然一面之缘,但也不至于见面不认识吧,我心里涌起一阵冲动,但是忍住了,听着他拉起朋友点的曲子,心里却乱了,眼睛仔细地盯着他看,头发白了,留起了白胡子,脸变得削瘦刚毅些,不如年轻时温润,背略略有些弓着,眼神里透着坚定,安稳,如同二十年前的那个眼神。是的,真的是他,没错了。
我认识他,是我很久没联系的一个朋友。
哎呦,他乡遇友,快请来喝一杯。朋友们都想认识他,都想邀他来聊一聊。
我走上前去,想和他相认,可他的眼神像是看陌生人一样的平静而有距离。
你是?
老杰克,你不认识我了么。在上海,一个酒吧里,二十年前。
老杰克慢慢的点头,笑了笑,懊丧的挠了下头。
想起来了,这么巧,你怎么会在这里。我很想知道他的情况。
说来话长。老杰克随着我走到朋友中去,和我的朋友们说笑,风度依旧二十年前的儒雅。
于是在我们分别的时候,我说来照张相吧。老杰克很随性的倚在砖墙,托起他心爱的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