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要打上自己的“标签”,做一个有“附加值”的人!

2022-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老白公文

曾经看到过一个心理学名词——“锚定效应”。

所谓“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做判断或评价的时候,常常被第一印象和第一信息所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一处。

比如,我们一看到猪大肠,第一印象是:脏。因为猪大肠里面是粪便,粪便是脏的,猪大肠也应该是脏的。看到碗时,第一印象是:普通。因为一日三餐里,吸引我们通常都是饭菜的色、香、味,很少会去留意盛饭菜的碗是什么款式。

“锚定效应”启示我们,体制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因为这决定着别人对你的评价和期望。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例子上。

猪大肠经过清洗烹饪后,摇身一变,成了一道道特色美食,北京炒肝儿、四川肥肠...让人垂涎三尺,完全忘记它曾经装过粪便。

盛饭菜的碗,经过百年或千年的沉淀,变成古董级的文物,就算它曾经被人闲置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积满尘灰,如今它都是我们只可远观的艺术珍品。

这些华丽的转身背后,都是一种“附加值”的体现。所谓的“附加值”其实就是一种“价值”的表现。“价值”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它。

在体制内有这样一种现象:同一批进入单位的人员,有的人几年后晋升到了科长,有的人一辈子还是一个普通的科员,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个人的“附加值”有大有小,导致职业发展有快有慢。

所以,老白想提醒身在体制内的朋友,少一些胡思乱想,多一些实干,千方百计提升自己的“附加值”才是王道。

体制内的人形形色色,不同年龄、学历、级别的人都在一个圈子里面干活,要在一群人中能够脱颖而出,就要做一个有“标签”的人。可别小看了这个“标签”,它是一个可以代表你的“附加值”的“特定符号”,可以让别人在提起你的时候,特别是提拔的时候,能够做到有话可说。

比如,有亮点的,包括,写作能力,能够成为单位的笔杆子;业务能力,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领导能力,能够统筹做好事情,等等,这些能力,都是能让你在体制内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不要在谈起你的时候,总是综合能力强,吃苦能干、执行力强等。这些泛泛之词,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用的。

有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尤其是体制内的大学生们,看多了“鞭打快牛”这类文章,刚入职领导安排个工作就以“我不会”推掉,长远来看这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你在推掉工作的时候,你提升自己工作本领的机会已经错过了,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也已经打折了。你的工作能力也在你一次次的“我不会”中得不到任何提升,你的“附加值”也在你天天无所事事中日益贬值。

身在职场一定要看透这一点,尤其是年轻人,多干一些没坏处。要珍惜提升自己“附加值”的机会,年轻时多干一些没有坏处。只有不断提升和挖掘自己在不同领域的价值,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顺风顺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