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彼得潘”先生(二)

2022-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心淳_FXL_关注身心健康

知道“潘先生”的年龄以后,惊诧之余,我加以用心仔细地打量他。他脸上皱纹不多,皮肤可以用光洁来形容——是的,我见过不只有三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皮肤绝对可以用“光洁”来形容!平滑的皮肤,有光泽(很多中年、青年人的皮肤,甚至缺乏光泽)。他眼神明亮清澈,身材偏瘦,动作灵活,说起话来声音干脆,爽朗,轻快而愉悦。

这位,全身上下,可能只有扎起来的白色小马尾,匹配了他的实际年龄。

这是怎样的人生啊?


“我这一辈子就是玩过来的”

“我对很多事都不在意,无所谓”


随手搭图

“潘先生”说他的职业是:司机。

我更加狐疑地从头到脚再次打量了“潘先生”几眼,我知道的职业司机,不都是胖胖的吗?“脑袋大脖子粗,不是伙夫就是司机”——这位怎么这么特别?


“潘先生”自己介绍说:我做过的工作种类可不少。我在部队当兵三年:雷达通讯;七年工厂:检验、精密测量,之后考了驾驶证,做司机干到退休。这期间换了好几家单位:三年在政俯部门,四年的植物勘察院,一年的什么之后,最后在园林局干到退休。

“潘先生”34岁时结婚,35岁女儿出生。真够晚婚晚育的。我好奇原因。

“潘先生”说因为他不到30岁在园林局工作,多次出任务进行远外勘测,一次大概八个月。因为这项工作的实际情况,迟迟没有结婚。他当时计划35岁结婚,后来33岁感觉“该结”就结婚了。因为结婚,错过了去西藏北部的无人区——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遗憾!


“在路上”,经历过三人次的遇难。都印象深刻。

有一位年轻记者乘坐的车,驶向了悬崖;一位勘测员得了急性黄疸,是“潘先生” 把他从无人区送到机场的,可惜当地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没抢救过来,发病后12小时离开了人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75岁的植物老专家,因高原反应,一小时后窒息死亡。老爷子上山时有点感冒,在香格里拉上出现了高原反应,乘坐其他的车下山前往医院。可惜了,过程中没有人关注老爷子,等到了目的地一看,老爷子已经没气息了。车上有一袋氧气,如果同行的人或者司机有经验一点,也许可以避免这个悲剧。

香格里拉的某镇8千米高原反应,自己车上的事:一家三口乘坐“潘先生”的车,8岁的小男孩首次上高原。车开出了三个多小时,“潘先生”听着后面聊天的一家人,没有动静了,觉得奇怪,就从后视镜里观察。他看到三个人好像都睡着了。可是,小男孩的脸憋得青紫——高原反应!

“潘先生”找地方紧急停车,把父母喊醒,找出了车里备着的半袋氧气给孩子用上。然后一路以最快的车速飙下平原:降低纬度,减缓高原反应。

小男孩获救了。他的父母很感谢“潘先生”。可我听着“潘先生”提起这件事并没有多高兴,他很痛心送老专家的车上没有人意识到当时的情况、没有作出有效的应对:车上有一袋氧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