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报喜不报忧,才是父母最糟心的事
成年后马不停蹄的往前跑,父母的电话成了‘谎言’汇报。
报喜不报忧,成了中国式孝顺。
最近看到一则暴走街拍的采访视频,视频中采访了一些年轻人。
问题是你的朋友圈会不会屏蔽父母, 一多半人还是选择了不会避开父母。
但是问及自己遇上难题,会不会跟父母沟通或分享时,大部分人选择了自己解决。
其中一个男生说:“你说了父母也理解不了,还不如不说”
多数人成熟的标志,都是选择性的报喜不报忧。
好像这样,彼此之间糟心的代沟就都不存在。
01
“我都挺好的,你们别瞎操心”这应该是我经常对父母说的一句谎话了。
自从选择离职回家写作带娃开始,我妈经常一周几个电话的轰炸。
一开始她会关心一下外孙的情况,我也乐意跟他说。
到后来我跟我妈的话题好像只剩孩子了,直到最近一次我妈生日。
我发了一个红包她开心的收下后,立马打了一个电话给我。
电话里她欲言又止,还是耐不住性子的开了口:“你没上班,压力大不大?”
“你上次说要重新考虑在市区买房子的事情定下来了吗?”
“你写那些文章能赚多少一个月啊?”
“要是不行,等我拆完线,我帮你带孩子,你回去上班吧”
在我妈疯狂的抛出几个问题之后,我选择性的告诉她,最近有篇稿子上了个大平台,稿费还不错。
但是我始终没告诉她,现在靠写作还养活不了自己。
我耐心的跟我妈解释好长时间,她只是不耐烦的在电话一头嗯嗯嗯。
好像明白你的处境,又好像你做的事情在她眼里就是三分钟热度。
后来我妈干脆给我上稿文章的批评意见:“你那文章太长了,黄婆裹脚又臭又长,我都没耐心看完”。
那天我妈生日,为了照顾她的心情,我接受了她所谓的意见。
我却在接下来的好长时间,不敢在打电话回家。
我感觉到被父母深深的不理解,我感觉到自尊心被最熟悉的人戳了一下。
我的报喜不报忧并不能起到任何抚平作用。
我的解释也不能让他们承认自己女儿开始成长了。
父母的不理解,才是我们选择报喜不报忧的始终。
02
“我们都还不是希望你过得好”这是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我却常常为此内疚的一句话。
多半子女会跟我一样困惑,原来父母的不幸,是因为自己。
前不久papi酱的一个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是关于papi酱和父母关系的自述。
她和众多子女一样,都有着面对父母关系的压力。
视频下的网友评论,很多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每一条都真实而又扎心。
小时候我妈常说因为我才不离婚,到现在我还认为自己是累赘。
如果给我妈看这个,我妈肯定会说我老了你不想养我了是吧。
还有一位网友在给父母看过papi酱这段视频后,网友妈妈说
天下的妈妈们都是只要孩子好自己就会好。
你们这些孩子的意思就是,父母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别依赖孩子,我们真正依赖你们的时候只有卧床不起的时候。
说到这里网友强调了一次让自己妈妈把视频看完,妈妈的反应才是所有父母的同病。
别听他们的
网友纷纷感叹,同一个世界同一款父母。
同样的我也有这样一款不能理解我的父母,辞职之前我妈帮着带了三年的孩子。
这三年里我经常会听见她说,太累了,我真的老了,我都不敢看镜子。
甚至我爸会在电话里告诉我:“要不是给你带孩子,我和你妈这么大年龄还两地分居”
“你懂事一点,你看你妈累的,人多瘦”
于是我在这期间选择早早的把孩子送到早教,送去幼儿园。
换来的是我妈一句:“你还不是不想我在你这里。”
一方面因为她们的牺牲让我内疚,一方面因为我需要依靠他们带孩子而感到压力,我陷入深深的自责。
当父母为子女牺牲掉子女本改自己去成长去经历的过程时,不单单阻断了子女成长的能力。
大概也会因为他们绑架式的牺牲,对于成年的子女就是无限的压力。
03
“你长大了,翅膀硬了是吧?”听到这里我又常常无力反驳。
父母的牺牲有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需要。
也就是我们的不需要,在父母看来就是一场遗弃灾难。
李诞曾经在奇葩说里有这样一段自白:父母有时候在我们生命里最害怕的,是不被子女需要。
在李诞大学时,父亲常常打电话问其过的好不好,当时的李诞也跟所有人一样报喜不报忧。
后来他慢慢明白,原来父母不是真的需要知道你过的好不好,而是想要在你的生活里有继续参与的权力。
之后李诞在北京要搬家,特地给在内蒙的父亲打电话,让父亲来北京帮自己收拾东西。
那一个月父亲都在收拾,李诞说这期间自己的父亲常常感觉到:自己太优秀了,我的孩子离不开自己。
父母最害怕的是子女成年后的生活里,自己逐渐不重要了。
于是我妈的不理解,大概就是害怕我真的不需要她了。
18年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爸打电话告诉我,今年家里的橘子特别好。
他要周六过来送橘子,送完橘子立马又坐高铁回去,担心我妈一个人在家不方便。
在这期间我打过几次电话,让他等我们过年回去,但是他还是执意的选择周六过来送了橘子。
接到我爸后,带他到车站附近吃了个便饭,吃饭期间他摸着外孙的头说到:“今年橘子特别好吃,你肯定喜欢吃,看到你好就行了”
那一刻我突然试着理解了我爸,大概他们是真的害怕失去在我今后生活里的参与权。
不然这80斤的橘子,对于我来说负担真的有点重。
父母应该始终认为他们给我们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这才是于子女之间最大的矛盾吧。
我不知道我爸是怎么一个人扛着80斤的橘子,在高铁站上上下下。
但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的害怕。
就好像害怕失去参与生命里另一个重要的人的生活。
04
报喜不报忧也许是好事,不需要过多在解释自己的难处,但更多是与父母之间建立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也是这样对自己父母报喜不报忧的,如果不是辞职打算回去看看,都不知道自己妈妈进了医院。
当陈可跟医生聊妈妈的病情时,医生告诉陈可:这不是你妈第一次手术了。
当子女选择报喜不报忧时,就是阻断父母认识现在的你。
与父母沟通其实也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能力。
当子女能理解父母的动力时,也才不会那么内疚。
毕竟我们现在的人生轨迹里他们参与知之甚少,我们也不可能回落到他们的经历。
但是去沟通,才是理解的开始。
否则你的只报喜,只会让父母看到假象,随后才会带来一团乱麻的生活。
同时我也很希望跟所有的父母说一句:子女未来的生活,请你们适当卸下重担。
体验不可多得的美好生活,你的幸福感可以来自很多,不单单由子女组成。
你们幸福子女也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