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从1811到1931,从洪秀全到蒋介石,晚清民国120年》

《晚清民国120年》 | 连载018 | 战火烧到考场上

2017-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韬奋大叔

战火烧到考场上

世界不太平,就在洪学渣疯疯癫癫的时候,

广州这边也出事了,出事的结果是:

三元里的火花,烧到了考场上。

洪秀全发疯痊愈之后,还是比较本分的。

这期间老婆还给他生了个女儿,于是生活似乎又平复了下来。

从1837年到1843年这6年的时间,他都在家乡一边读书,一边教书。

写到这里又要感慨一下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就洪秀全这样学术水平,居然还去教书,去误人子弟,

有多少小朋友因为他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啊。

家境优裕的胡曾左李这些人,都是跟着牛人做课题研究的;

而偏远山区的小朋友,就只能跟着洪秀全这样的学渣和半个神经病在山沟沟里玩泥巴。

出身真的很重要。

这几年的时间,洪秀全虽然过得比较平静,

但是外面的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

作为一个小老百姓,身处在广州花县的洪秀全,

对于鸦片战争将中国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伟光正的“历史意义”没有太大的兴趣,

可能一点也不关心,但是等到战争打到考场上来的时候,

就对他有影响了。

把战争打到考场上来的,

在我们教科书上叫做“三元里抗英斗争”,

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注意引号里面的内容,是要背诵的。

高大上的我们不说,我们来看细节。

当时中英两国已经交战了,

清政府自然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清政府对所有对外的战争,一旦打不过就只有一个解决办法:

签订合约啊。

本来双方已经息兵谈判并准备签订城下之盟的,

但是这个时候出事了。

当时英国人占领了四方炮台,

比较得意,就带着一群印度阿三跑到外面胡作非为。

在广州北边三元里一代,

英国人和印度兵破门而入,杀猪抓鸡,

并且调戏良家妇女,搞得鸡犬不宁。

更有甚者,这帮人居然还挖人祖坟。

目的就是做个调研,英国人的解释是:挖坟的目的就是要做个科考项目,

看看中国人是如何安葬死者的。

这在西方人看来,以科学的名义做这些事情,

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但是“挖祖坟”在中国老百姓来说,那真是奇耻大辱啊,

不共戴天的仇恨才要挖祖坟的啊。

并且英国人还把一具裹了小脚的女尸从棺木里起了出来,

这又是犯中国人最大忌讳的事情啊。

简直欺人太甚。

这个时候的官府已经被英国人收拾卑服的,不敢出声。

没办法,老百姓只好卷起袖子自己上了。

于是爆发了三元里一帮农民和几十个鬼子兵的战斗。

闻风而来的老百姓数量巨大,有好几千人,

围攻这几十号洋鬼子,并且老天开眼,

在这个时候突然雷电交加暴雨大作,洋鬼子的枪炮失灵,

被三元里的老百姓们抓住机会狠狠教训了一顿。

这事情当然不算完,英国人纠结大部队前来,

准备武力解决。

老百姓也不甘示弱,到处去发动群众,

于是人越聚集越多,达到了2万多民众。

当时的广州知府叫余葆纯,一看事情闹大了,

吓得屁滚尿流:那个时候哪有官员敢得罪洋人啊?

眼看自己手下的老百姓要和洋人开仗,

这一旦打起来让朝廷知道了,

自己乌纱帽不保啊。

于是赶紧息事宁人:

只要因国人不开仗,政府答应赔款因国人600万两白银,

答应尽快解散聚集起来的老百姓。

因国人本来理亏在线,

眼看有钱拿,

借坡下驴,答应停战。

老百姓不知道余知府和洋人私下里的投降合约,

只是眼看洋鬼子走了,

老百姓一片欢呼:

人民的力量大,我们打赢了。

并且还告诫洋鬼子不要再来骚扰了:

若敢再来,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但是投降条约的消息后来还是传了出来,

这个时候正好是1841年的高考,

知府余葆纯是主考,听到投降条约的考生们暴怒,

学生也没有什么力气,也没有准备家伙事,

只能以手边仅有的砚台朝徐知府身上砸去。

徐知府知道众怒难犯,

赶忙坐着轿子就逃之夭夭了。

对比实在是太过强烈了:

老百姓如此英勇。

当权者如此无能。

洪秀全的老家就在花县,

花县和三元里紧挨着,

这一次运动不清楚洪秀全是否参加了即便洪秀全没有亲自参加,

但是我相信他看到了老百姓的力量,

也看到了清政府官员的懦弱无能。

这一刻的洪秀全内心不一定会想到自己日后会干同样的事情,

但等到他后来真的动员起那么多人的时候,

那场面一定似曾相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