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集读书

论果戈里《外套》“从做外套到死亡”的巧妙布局

2021-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苏缘sharon

一、我们先来做一个数据分析,“从做外套到死亡”这部分的总体字数为14522(包括标点符号,百度的一个大概数据,不必较真)。

在彼得堡,正值寒冷的严冬,主人公阿卡基因为寒冷,需要将他的外套缝补一下。(字数547)

裁缝彼得罗维奇出场,对阿卡基宣布外套不能补的残酷事实,脸色惨白,从不能接受到接受。(字数3610)

阿卡基盘算着,如何从生活中省出一件外套来,把几年的积蓄,包括后面几年的积蓄都透支了,满心期待。(字数1716)

外套做好试穿,到部里被围观、赞赏,害羞愉悦。同事要求他请客,副股长帮忙解围,邀请大家去他家做客。(字数1500)

到股长家做客,喝香槟酒,虽然融入不了同事的娱乐活动,但心里快乐。(字数1339)

从股长家偷偷溜出来,沿街走,心情愉快;从富人区到贫民区,越来越荒凉,到宽阔无人的广场,外套被抢。(字数1159

灰心丧气回到家,在房东老太的建议下第二天去找了警察局局长,反而被盘问。(字数780)

同事募捐,杯水车薪。(字数176)

听了一个同事的建议去找“要人”,要人狐假虎威,装腔作势了一翻,阿卡基被吓得晕了过去。(字数2447)

回家之后,一天半就死了。(字数678)

清点可怜的遗物,人们把他下葬,部里来人催促上班,才知道他死了,他的岗位马上换了人。(字数570)

二、从这个数据分析,来看情节布局的详略安排。

第①部分略写:简单交代背景。

第②部分详写:从只想把外套缝补一下,到被迫接受要做一件新的外套。新外套需要一百五十卢布的价钱,远远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储钱罐里存了八年,总共才存了四十多卢布。按照这样的存钱速度计算,他得再等两个八年多才能拿到这件衣服。现实给他打了一击闷棍,从来不会大声说话的他,听到这样的建议时,大声喊出“做一件外套要一百五十卢布!”,由此可见他对价格的惊讶程度。他不得不垂头丧气回家去了,经过再三斟酌,他想出了一个能让裁缝接受他要求缝补的办法,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如愿,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再做一件新外套的现实。这个过程是相当挣扎的,作者用了这么长的篇幅来泼墨,来说明做一件新外套,对于主人公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为后续做足了铺垫。

第③部分详写:从生活细节开始盘算、节约,为这件新外套做准备,内心是激动的、期盼的。当这件事确定下来之后,办法似乎也多了起来,他决定压缩平日开支:取消晚上喝茶;晚上不点蜡烛;踩在石头和石板上的脚步要尽量轻,免得很快磨坏鞋底;每天晚上饿肚子等等节约方法。而部长发给阿卡基的节赏从他心理预计的四十卢布,增加到了六十卢布,这意外的二十卢布仿佛从天而降,砸在幸福的阿卡基头上,一切进行得多么愉悦。同时,他每个月都要去裁缝那里去一次,和他商量去哪儿买呢料、选什么颜色、什么价格,最后终于把面料买回来了,而多出的二十卢布又加快了做外套的速度,晚餐不吃他只要再饿上两三个月,就可以聚积到这笔钱了。这是一个非常期待,令人振奋的过程,幸福隐隐藏匿其中。

第④部分详写:外套终于做好了,裁缝彼得罗维奇把外套送到他家,给他试穿。这里发生了一件趣事。阿卡基穿着新外套上班去了,裁缝彼得罗维奇跟着走出来,站在街上从远处望着这件外套很久,随后,他追着阿卡基的脚步,还特意穿过一条弯曲的小巷,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看似滑稽可笑的行为,却从侧面烘托出了这件外套的不同凡响。阿卡基去部里上班,一路上像过节一样,好几次甚至快乐得笑了起来。到了部里,同事们的赞赏、围观,令阿卡基在害羞的同时得到了更大的满足,胸中溢满了强烈的幸福感。

第⑤部分详写:到股长家做客,被同事们灌了两杯香槟酒,虽然融入不了同事们的娱乐活动,但内心始终很快乐,这一整天和一整个晚上,他都快乐,幸福感到顶点。

第⑥部分详写:这里写的最详细的是一路的街景,从富人区的繁华慢慢到贫民区的荒凉,灰暗的天气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在攒足了幸福感之后,到了宽阔无人的广场,猝不及防之间,外套就被三个留着胡子的人抢走了。这一切来得太快,从巨大的喜悦、幸福中,仿佛从天上被狠狠砸到了地下,这个强烈的落差,使得读者的视线与心理游走在阿尔基的幸福和悲伤边缘,无法抽离。

第⑦部分略写:回家后,阿尔基抱着一线希望,听了房东老太的建议,去找了警察局局长,结果没有得到帮助,反而被盘问。这部分虽然略写,却也是压死骆驼之前,那根稻草之前的一阵寒风。

第⑧部分略写:受到官员的嘲弄,同事募捐,却是杯水车薪,只用一段话带过。

第⑨部分详写:听了一个同事的建议去找“要人”,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要人”的狐假虎威和装腔作势,大量的铺垫之后,“要人”把“狐假虎威、装腔作势”令人倒胃口的官腔尽情发挥在阿尔基身上,卑微的阿卡基被吓得晕了过去,情绪、心理承受已经集聚到顶点。

第⑩部分略写:回家之后,在“一天半之后”就死了。这个突如其来的结局虽然令人难以接受,却又设置得合情合理。

第⑾部分略写:人们清点了他少得可怜的遗物,把他埋了。部里来人催促他上班,才知道他已经死了,第二天,他的岗位就换了人。冷酷的现实,把阿卡基衬托得像一粒飘渺的沙尘,仿佛来无影去无踪。

总结:幸福”和“死亡”的部分,似乎转换得太快,这是一个太过悲惨的结局。但恰恰就是这样的转换情节,才能凸显出作者布局的巧妙之处。前期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去做铺垫、渲染了各种喜悲氛围。阿尔基做了一件以前不敢想也不会做的事,从不能接受重新做一件新外套,到被迫接受做一件新外套,这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变化”;到盘算、计划和参与制作一件新外套,这是一个“巨大的期待过程”;再到外套做好穿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幸福过程”;直到外套被抢,剧情急转直下,来了一个“巨大的悲伤过程”;到最后的不公平待遇,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五个“巨大的铺垫”之后,却在一天半再来一个急速死亡。自此,主人公的人生,沿着一件外套,在作者的纵笔泼墨下,像大海的潮水般,万马奔腾涌过来,迅疾退潮,悲凉落幕。跌宕起伏的情节牵动人心,犹如朝露般被摧毁的死亡结局出乎意料,却使得阅读有了“巨大的震撼效果”。在这里,情节的“详略”安排使得主次分明,小说也起到了跌宕起伏的效果,更是让结尾变得意外而又合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