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河―互加计划、青椒计划我们在行动我的教育教学感悟青椒偶遇

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该放就放,再讲也没用!

2018-05-22  本文已影响222人  清河018赵琳琳
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该放就放,再讲也没用!

第四节课,学生们昏昏欲睡,而我还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讲着,好像没有人听,又好像有几个人听。讲吧,实在是没动力,不讲吧,又对不起那几个还在坚持的孩子。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卷子,打开电脑,跟学生说给你们看点好玩的东西吧。

这一下子可有精神了,刚才那几个困的已经趴在桌子上的人也坐了起来。于是,我把上周听课,老师唱得心太软的图片拿出来,我问学生有人会唱心太软吗?学生一脸嘲笑的说,老师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歌曲了。我想也是,于是我把老师唱歌的那个视频截出来,先大家听一遍,好像又有几个同学来精神了,随后我请声音大又靠前的一个同学来念一念歌词,其余的同学都饶有兴趣地看着黑板。我问学生看懂了吗?这首歌是唱给谁的呀?同学们都在一边哄笑还在私下里窃窃私语的交流着。我想不用我说孩子们也看透了。

“铃响了,你还不想停,你还要讲几分钟?”

我说下次如果我拖堂,你们就唱这一句歌。同学们哈哈大笑。有时候一个知识点没讲完,就想拖延时间,讲完了再下课。

原因:一,没有充分备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不到位,导致讲不完的现象;二,课上出现突发事件,打扰教学进度。

后果:用后果这个词有些夸张,但拖堂确实是不好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一节课的强化训练,脑袋已经出现迷糊状态了,老师多讲无益,根本不往脑袋里进。此外,下课铃响,学生的心思就在课下的游戏中,即使正襟危坐的好像很认真听,其实思绪早已不知何处寻了。

对策:充分备课,除了备教材,更多的备学生情况。如果一节课讲不完的知识点,就要放到下节课重点完整的讲授。

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

从新学期开始,我模仿着高考复习的模式,带领学生一模二模的复习,已经两轮了。课文翻来覆去的讲,单词五遍十遍的默写,早自习背诵句子,看着挺顺利的,提问同学也都会,自我感觉可以了。一到考试就犯懵,就连最基础的teacher都写不对,我都愁死咯。最大的假象就是“好像都会,一考就不行!”

原因:一是复习机械化和固定化,课本上的单词句子背诵的倒是滚瓜烂熟的,纯属于不过脑子的知识,一旦换个方式考察,就开始出现纰漏,处处丢分。二是学生心里排斥反应。学生自我感觉都学会了,再多的复习都是画蛇添足。

后果:机械化的记忆方式,变通起来有些困难,思维方式固有的模版打不开。老师重复分析讲解的时候,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考试出现新瓶装旧酒的时候,意料之中的做不对现象时有发生。

对策: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连接,注意培养有意义学习。

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

我有时候尝试着把选择题放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做?可是有些学生明明做对了,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理由。我就着急了,这么尴尬的站着等回答,多浪费时间呀。于是,我就代替ta,“还是我讲吧!”

原因:一是学生基础不扎实,有些题虽然做对,但是仅凭语感或经验,知道选哪个答案,但是说不出到底为什么。二是运气好,蒙对了。三是抄袭。四是教师平时训练少,学生没有掌握表达的技巧和表达的勇气,也就是说“我会,但是不敢说出来原因。”

后果:学生越来越不主动表达,教师插手越来越多,最终达成“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听课状态低迷,效率不高,课堂整体效果非常失败。

对策:一要相信学生,学生能讲的,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对其作出评价和补充。二对讲解不完全正确或完整的结果,待其他人补充完整后,在找人用完整的表达重述,最终让所有人听清楚听明白。

多余的牺牲,你不觉心痛,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

有多少老师,为了能让学生会写一个描写动作的句子,会做一个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题,会多理解一个语法知识,牺牲了自己课余时间。额外的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但是老师们却甘之如饴,不厌其烦。

这种精神固然可贵可赞,但还是少说为妙,多说无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