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妮的前半生,从Baby One More Time开始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放着Baby One More Time的专辑,这种肌肉反射般的记忆总能让我想起小时候买碟淘碟的情形。
这篇是写个80、90后朋友的。
从迪士尼出道,到Baby One More Time大火全球,这位小甜甜无论是声音还是颜值都让大家喜爱无比,当时大行其道的Teen Pop也火得不行。
当时那个年代,“葬爱家族”之类的非主流还未成型,大街小巷,只要有音像店的地方,几乎都播放着老布的歌,甚至大多数“不用刻意学习英文,都能考高分”的同学,都是从歌词中学习的单词和语法(虽说有些语法并不严谨)。
说道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擦妈。
他俩都是同学,几乎同时出道,几乎走相同的路线,被商业上安排了无数Beef,但其实她俩并没有太多交集。都是粉丝闹得火热,这样想来,目前的一些情况和当年如出一辙呢,NC粉就是被商业操纵的对象,不过也没办法,人类天生喜欢Beef,不然生活有啥乐趣?
Baby One More Time的大火,于是老布迅速发布了第二砖,Oops!...I Did It Again
没错,步子稍微向前迈了一步,稍微露了点,发型成熟了点,衣服紧了点。意料之中,媒体先带节奏,说这个砖不符合青少年偶像的形象。没错,这张砖只是一个过渡,接下来重磅炸弹来了。
同名砖Britney发布。
怎么样,吓到了吧,直接组奔放、大汗淋漓的风格。I'm A Slave 4 U,不管是歌名,歌词还是MV,都非常出位,青少年不就是要叛逆和放荡不羁嘛,同样的意料之中,一群反对的声音。
别慌别慌,擦妈更牛批,隔年直接发布了专辑Stripped.
穿衣服没,头发就是衣服!比老布更狠。单曲Dirty更是把这个单词表现的淋漓尽致,包括曲风、节奏、鼓点无疑不是混乱、肮脏的氛围。
虽然当时两个人骂声不断,但事实证明,没有走所谓“性感路线”的Pop Star,最后都歇菜了。
谁的决定,商业公司!当然,这也是市场的原因,谁愿意一直看着傻白甜的尴尬爱情故事呢?我们喜欢粗犷、奔放、性感的明星。
虽然这些转变,流失了一部本纯真的粉丝,但后来大家也看到了,这种做法打开了自己的格局,成人和即将成人的人群才是有消费力的人群。
这两个人当时的“作死”转变,也为后来的流行明星做了铺垫,大家纷纷效仿这种做法。
了解老霉的人都知道,她转型到POP的路程是非常慢且小心翼翼的,RED里面的歌不知道被多少人质疑太流行,要出村了,但是人家最后不都成功了么(当然作品必须要很棒)。虽然丢失了要死不死的格莱美大爷的青睐,但商业成绩和粉丝数量暴涨,毕竟POP领域的粉丝才是基数最庞大的。
转型失败的也有很多,比如Ashlee Simpson,一直在边缘试探,转型即打出GG。
Ashlee和Avril的对比好比于布兰妮和擦妈……
2003年末,一个重磅炸弹袭来,就是In The Zone的发布,也是我的入坑专辑。
我当时很疑惑,当时磁带版本为何只有5首歌,我以为老布如此大牌,一张专辑只给5首歌,还卖20多,简直牛批,我还到处给大家宣传,这个歌手太个性太牛批了,只出5首歌,当时天天循环播放。特别是Toxic,神曲。
不过后来发现……额,引进版本大部分歌都被禁了,可见尺度有多大了,不够这张专辑确实质量十足。
我还记得当年还是个小学生,天天在家里看着老布的In The Zone最经典那场小型演唱会,一个叔叔问我妈,“你娃天天看这些啊?”。我妈居然很不以为然的说了一句,“他喜欢看这些”。
我当时根本没领会到叔叔说的啥意思,只是觉得歌好听,舞很棒。
就是这个,我都能背了,推荐没看过的伙伴们看看,老布可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10年假唱还没人BB的人,你要知道,老美是最讨厌人假唱的。Ashlee当年因为假唱,差点GG了。
还是隔年,发布了精选集,翻唱了My Prerogative,我专门学习了好久Prerogative这个单词,是真难拼。
这个封面巨好看!
好了,至此,布兰妮的前半生就算完结了,大家的美国梦从这里也算是完结,后面的事情在这里不再讨论。
如果有闲心的朋友,看完这盘散文,可以去回顾回顾老布以前的作品,沁人心脾。
对了,说起Free Britney事件,In The Zone-禁区之旅里面,她的父亲还真是一位慈眉目善的老人家呢,怎么现在是这样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