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仍是少年——读何伟的《江城》
何伟是1996年8月到涪陵的。当年他27岁。
这是一个乌江和长江怀抱的榨菜之城。当年三峡还没有蓄水,涪陵还是原汁原味的四川小城。
何伟是密苏里人,叫彼得海斯勒,是牛津和普林斯顿的英语文学硕士,作为美国志愿者到涪陵师专来教英文。月薪一千元。
在江边的小城,他生活了两年。用平实的笔触,写下了这部《江城》。
何伟来到涪陵时,中国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启动期。沿海开放地区已经蓬勃启动,社会大潮涌动。市场经济的香风慢慢吹到了江边的小城。城市、人情、风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很巧,何伟这个时间来到了这个没有几个外国人的江边小城,独自平淡地生活,享受贫穷的快乐,默默地溶入一个异乡社会,接受甚至学会一口川普。
也许命运选择了江城涪陵,书中的这个三线小城,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光隧道中,仿佛距离现在有一百年那么遥远,又仿佛是昨天的事。
97年我在江南的一座富庶的小城,感觉生活,也象江城那样悠远空旷,与世无争。很为涪陵师专英文系的这些77、78年出生在川东大山,乌江两岸的农民的孩子感到幸运。
有何伟这样的老师教他们莎士比亚,马克吐温和海明威。
有信仰的自由世界的年青人,何伟是典型。
能在陌生而贫穷的中国城市生存下去,能背包延着了无人迹的乌江步行野营,能抵抗病痛在陌生的城市无人照料的生活。他是独特的,超乎中国人想象的生活态度。
我们一般认为他们是高尚的,雷峰精神,无私奉献,而他们自己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只是率性而为,并不为自己把最好的青春时光浪费在贫瘠的中国却并没有挣到钱而觉得懊悔,觉得不值。这是我们这一代年青人与他们的不同。
他在短暂的暑假,独自旅行探索陕北榆林的经历,读起来相当震撼。在榆林,暴热的天气,独自穿行在明长城,与荒凉和孤寂为伴,好象独自穿行在雪海冰原的杰克伦敦,让人感受,何伟与我们处世观的完全不同。
他虽然不甚了解这段历史,不甚了解脚下走过的荒原,不了解遇到的人,不知道独自旅行的风险,就是一腔热血地出行,却真正欣赏到了震撼的景致,遇到了曾经永生不可能遇见的人。
我们的生活中,小小的诱惑太多了,我们何时能出门,何时能背着四十斤重的野营包,独自去走陕北衰败的明长城?
“沿着城墙荒无人烟跋涉10公里,在烽火台的阴地里,拿出本子,写起了日记”。很有意思的,在艰苦的旅行中,休息就是写下经历。这种与我们的旅行完全一一样的旅行。何伟总能在朴素粗陋的生活中,找寻快乐,并思索人生的意义。
接下来的新疆旅行,更不是一般人所想。平白的描述,如亲眼所见般的真实。从新疆返回成都的50个小时,他无座,站回了成都。这样的经历,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没有经历过。真实震撼,难以想象。
在书的下半部,何伟的父亲从美国来到涪陵,父子两一样,能够进行近百公里的徒步旅行,穿行在荒无人烟的四川大山中,在废弃的三线工厂的断壁残垣中走过,甚至还钻了几公里长的山洞。这些山洞都是当然为了防备美国人的导弹而由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军人在四川大山中挖掘的。
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其他,书中有很奇特的景观描写,无论是山城,是江水,还有清晨的雾霭,景物的描写都异常细致,出于何伟这个英语文学硕士的笔下也是正常的,但是读起来,居然毫无感情,是一种黑色的,冷冰冰的幽默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很独特,貌似一个很冷静的老人娓娓而谈远古的神话。
读完了,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真实。
何伟文采蜚然,描写东城的自然风光,象极了那种依水而居的感觉。描述城市的变迁,深刻表现了那个年代,三峡建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不同,也是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仔细地隐去了与他交流政治观点的同事学生的情况。
他和小面馆的黄老板成了挚友,连春节的年夜饭都是在黄小强家吃的。那段朴素的感情,真挚而感人。
美国图书出版协会曾毫不吝啬给它评价:诗般的语言和朴素的故事,让我们愿意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心和灵魂。
这书,每读过一大长段平白直述的真实的描述,总会有一段美得很的景物描写,带着冷冷的旁观者的口气,又带有一丝的欢喜,描写江城,描写路人,描写过年的装饰,描写夜晚的星和清晨的江雾,以及他喜欢的灰尘满布,式样古旧的房屋和狭窄而拥挤的卵石街道。这是全文的彩蛋,让你手不释卷,一口气读了下去。
在网上看到何伟一家子,他的华裔妻子,两个双胞胎女儿。幸福的一家。何伟仍是一脸稚气。想他走遍了50几个国家,然后来到中国,亲近中国,写下了浓重的体会。然后又是行走天涯。
听说,他们一家,定居在埃及。
他说,他永远不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因为,这样会徒耗生命。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用来形容何伟——来自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彼得·海斯勒,是最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