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来就空
海莲·汉芙在《查令十字街84号》中极尽表达了对书籍的喜爱,她因为厌恶美国的“邋遢书”而转去英国书店邮购,等书到来的过程如同等待情人。这让我想起少时泡在图书馆的日子,仰首只见红木书架巍峨高耸,整齐排列的书籍散发岁月的清香。我如同置身囚禁莴苣姑娘的高塔,不同的是我愿画地为牢将己困于此,任冬有风雪夏有雷电。读书本就是孤独而安静的行为,如绿苗在酥雨润万物时无声汲取汁液。
但不知从何时起,轰隆机械运作声响彻耳畔,万丈高楼平地起,城市和城市中的人无休止地奔跑,只肯给世界留下一道扭曲的光影。信息时代下,打开手机就有各种各样的App提供五花八门的资讯,动动手指就能接受到成百上千条的消息。但人们也分明感受到,在信息爆炸的今日,精神世界非但没有充实,反而更加疲惫匮乏。于是“葛优瘫”在网上迅速走红,有网友配字:感觉身体被掏空。
当我打开手机双眼就被“带你三分钟看完某部电影”“读懂这十句话你就读懂了人生”“五步让你平淡无奇的简历博人眼球”的推送充斥时;当我抬起头看见身边每个人都捧着手机,手指频繁滑过屏幕时;当我再难见到彼时图书馆中人们济济一堂,伏案读书的场景,唯闻馆外匆匆而过的脚步声时,真想驳那些“感觉身体被掏空”的人群一句:
你没被掏空,你本来就空。
中国一句古话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干货文就像当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速成班”,最多能给读者拙劣地镀上一层薄金,孰不知其内里哪敌金玉,乃败絮草包耳,经不得考验,伪装褪下后只留一地鸡毛。本质就空,非要强词夺理说是外界掏空了自己,岂不贻笑大方。
“少看知乎多读书”,不是没有道理的。知乎、微信这些信息集合体固然有它们的优势,因为站在“过来人”的肩膀上能看到更多,这本无可非议。但要注意的是,这仅限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理工技术上。而现在的干货文将人文道义这些需要长期积累和揣摩的事物也拿来理论化,宣称占用人们三五分钟的阅读时间就能使之升职加薪,生活和谐,摇身变为社交达人,刹那间看破人生红尘,真是叫人啼笑皆非。
它们正是利用了在“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的时代,人们在精神家园和文明的废失中缺失的自我。所以当一些宣称有利于迅速提升能力素质、使自己脱颖而出的干货文出现时,不论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人们总乐此不疲地收藏这样的“快餐文化”,形成“我很努力”的虚假饱腹感。
更糟糕的是,这些所谓的理论并不像理工科的定理那般具有普适性,反而摧毁了人们的思考和判断系统及探究能力。一旦习惯于在干货文中寻求看待问题的思路,今后所闻所见一些有争议的人事,第一反应便是转向手机,头脑空白地拾人牙慧作为谈资。
如果一个人的三观体系都不完善,缺乏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准则,就宛如被拔除了精神的主心骨,其言行举止没有规范指引和约束,只会人云亦云,人动我动,同机械何异?
所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精神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如年轮生长般缓慢渐进的过程,绝不是给自己填鸭似的灌注五颜六色的理论药丸就能实现的。好的思想理念深刻而神秘,如空濛山色,玲珑园景,步行其中有九曲回廊,翠竹掩映,唯有驻杖笃行,方能体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醍醐灌顶之感。——宛如铁马踏冰河,锲而不舍地踏开了,涓涓细流便从其源头奔腾而来,可溯流而上琢磨本真,亦可顺流而下拓展思维,而非囿于干货文这滩死水中做一只井底之蛙。
人们常常可怜那些脚下慢的人,自己却在闷声追逐奔走中成了盲于心的人。目之所见的人群都成了死气沉沉的低头族,仍笃信抓紧每分每秒读一篇推送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下基石。在见惯了匆匆步履后,我觉得“脚下慢”是一种更为可贵的气质,“虚度时光”是一种更加开阔的境界——我喜欢坐在红木书案前一周只写两章文稿的沈从文,欣赏不求速成、敢于毁掉自己千金难求的画作的吴冠中;我更愿意在仓皇的人群中注目一个在角落埋首书帙的女孩儿。我甚至可以触摸到他们身上一股沉甸甸的力量,他们怀揣着这种力量走上坚韧静默的精神实践路途,自觉把手中的事放在时间坐标上,接受更为遥远的考验。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某个大都市的小出租屋里,会不会有另一个海莲·汉芙,把书当作牡蛎的贝壳,孤独而缓慢地潜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