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了为人父母,就不要抛下孩子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42人
自拍王者德库拉
电影:《奇迹男孩》
跟一亲戚聊天聊到孩子。
我说:你儿子明年上小学,你又没打算回去,是不是准备把孩子接到深圳来上学啊?
他说:公办上不了,民办又太贵。算了,还是放在老家好了。在深圳上学费钱,我们俩口子又都要上班,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照顾得更好。
唉,一听就是甩手爸爸当惯了,怕被孩子粘住。
我猜,他根本就没有去了解过入学政策。
以前,非户籍孩子上学,要交高昂的择校费,操作还不透明。
现在,公办学校积分入学,自己家庭有多少分、大概够得上哪所学校,一目了然。公办学校里,大把外地户籍、以租房入学的孩子就读。
当然,你非要上数一数二的名校、又抱怨上不了,那就是在耍蛮了。那样的学校,学区内深户有房的人,挤不进去都正常。
这理由那理由,都是借口,说到底就是怕累着自己。
改革开放之初,去深圳打工,边防证、暂住证查得严,第一代打工者像做贼一样,担惊受怕;现在,二线关已经消失好多年了,地铁连通关内外、甚至延伸到东莞惠州。打工的地域限制没有了,择业、流动更自由了。
“来了就是深圳人”,口号不是白喊的。这些年来,从学位与入户申请、劳动与医疗保障、职业与儿童补贴各方面,深圳一直在缩小户籍与非户籍居民之间的政策差别。
但我见过太多的打工者,他们抱怨:我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深圳,老了还是不得不回老家。
但是,大哥,你打工就为了挣钱回老家花,压根就没想过要在深圳安家,老了回老家不是心想事成吗?
他们不去了解政策,就主观地认为:孩子在深圳是上不到公办学校的;
他们不去转变思维,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打工”心态,坚持夫妻分居、骨肉分离;
他们没想过在深圳安家,也对深圳的任何投资机会不感兴趣。
他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家生野长的年代:养孩子,给吃给穿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