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写作】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上)
现如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在这样一个风云涌变的云阅读时局下,我们有一个更古不变的组织。这个组织既不神秘也不晦暗,它就是有无数人汇聚成的写作联盟。
这个联盟迄今为止,已经把触角分散到日间各个角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闲密不可分。他没有一个明确的名称,但却有一个不变的主题。
“谈写作”这是一个很空泛的话题。有时候拿起笔也不一定会有很明确的思绪。在这个时候我就会开始漫无目的的随想。
毕竟作家村上春树说,当你写作没有灵感时,就说明你可以随便写。
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篇文章的开始都要从选题开始做起。好的题目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毕竟读者在平时阅读中,首先刷到眼睛里面的就是一个个精彩纷呈的题目。
如何在短短的一句话中把作者需要表达的文章核心内容体现得短小精悍?这就需要我们写作者花费大量的心血和技巧。
好的题目有可能得益于写作过程中的灵光一闪。但往往这种来源不是非常可靠,因为他们的出现可遇不可求。需要我们以平淡的得失心来看待,过于执着就会导致本末倒置。
为了更好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积累。人的知识总在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而自然的增加。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我们反驳。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主动或者被动的环境下,由感官不自觉地接受所有一切能够触及的知识碎片。我们人类的眼耳鼻口手都在充当一个信号采集器的功能,这时候身体是不容自己的思维所控制的。
我们有且仅有的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选择更加切合自己感官体验的社会生活环境。
比如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的舒适的身心体验。在思维深入转化的过程中,真实的知识摄入也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妙。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娱活动,在美的熏陶下,获取知识的精华。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虽然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我也不吝于把自己的写作学习和生活习惯分享给大家。我有一个小的癖好,在我比较烦躁无所输出的时候,我喜欢速读。在这个时候我就会一心多用。
我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我只追求一个结果,在有限的时间内,我能够得到多少?
比如说现在时间是11点。我给自己限定了十个时间限制。
1.十分钟之内我必须确定一个题目(无论好坏,最想写的东西就行)。比如我刚刚就定了自己的写作题目是关于写作的浅显的见识,如题所见。
题目定了, 接下来就好办了。好的文章开头会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万事开头难,只要下了笔,思维的结结就被打开了。
2.接下来我会在半个小时之内,快速回忆从今晨到现在我所见所闻所感的十件小事儿。快速提炼,总结出最关键的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必须构成一个等三角关系。
不是说了事情万物最坚固的就是铁三角关系。一件事情的发生也分三个阶段,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文章也是这样,有开头、主体内容和结尾。在时间到达之际,我会确立主题思想,这就叫文章的奠基。即是写文章的一种策略。古语有云不打无备之仗。胸有沟壑,自然成竹在握。
3.接下来预留宽足的时间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时间。
我写作成了一种习惯性,做的时间会比较短。就拿我自己举例,我在一个小时之内,如果通过语音书写,我可以写到3000到5000字(不论质量)。
当然现在一篇文章一般应有一个适合的字数,建议也就是3000字左右。那么我可能不要以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写完一篇文章。这段时间里,只要保持我不停地书写就够了。
我不会去想太多的杂事(我写的怎么样啊?我写不写得完吗?会不会写的主题等等),一句话写就完了。
4.完成的文章主体,然后就是细枝末节的修剪时间。
要把每写篇文章当成一个写作竞赛。因为你有了主题,有的题目。这就变成了一种命题作文。那么就会变得简单的多。这个时间看个人喜好。长则几天,短则几分钟。有深度专业的文章可能会需要长年累月的修改以及补充,但是像我现在写随笔,可能几分钟就可以了。
5.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定流的时间。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是对文章的排版美化工作。当然这就是对自己审美观的一种体现。刚接触这方面内容的小白比如我,我可能只会用自己惯常用的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果时间充分,我还会对自己进行提高练习。
应该会有量力而行的意识,不能因小失大,喧宾夺主。今天我就尝试了重点语句加大标出。可以想见,结果并不是特别的突出。可能后期我不会再用到这个功能。但是我试错了,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好了,大概的文章写作现在就进行到这里。由于时间和字数的限制,今天的分享就暂时到这里,后续等明天继续。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阅读利己,分享利人,只有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ps:今天花了47分钟写完这篇文章。明日可以加以精进。
秋风扫落叶的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