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随笔
继续这本《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十二篇。
我一直在说这本书读起来挺费劲,因为我的知识储备有限,所以能让我产生想法的地方不多,我只能用我有限的知识去主观的片面理解。我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想法很可能是不对的,或者根本想的就和人家作者表达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对于这本书,我想我更多的只是在记忆,在把书中的东西搬进我的脑袋。先建立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再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步的展开深入思考。
其实这和我们在学校时的学习是一样的,对于新东西更多的就是记忆,当你把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你自然就会产生对他的理解了。而我的主观解读也只是为了能让书中内容与我的已有知识体系产生关联。简单说就是为了记住更多。让这些新东西尽量多的和我的原有知识产生关联。尽快的把他们连成一个整体。
昨天开始看汪丁丁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的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先不说书中具体内容,只说我读书的感受。不像前两年读《通往奴役之路》那本书那么费劲了。至少我能感受到一些东西了,而且在读的过程中能产生自己的思考了。就像上面说的,我自己不是像开始那样只是单方面的记忆了。从单向的记忆已经转变为了记忆加思考。我对书中内容有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些想法有可能跟作者不同频。但至少是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这些个专家学者看似是多么的博学,其实我感觉他们也只是逮着一只羊就往死里薅羊毛。因为你只有专注于一个相对小的领域,你才能更加的深入。这可能就是我通过看书得到的一个启发吧。我想为社会创造一些价值,但我又比较笨,那么我就更应该弱小我专注的范围了。这样我才能建立我的价值基础,我的稀缺性。你只有能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你才有价值。
这些思考虽然与这本书无关,但你要记住读书是为了改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为了我们可以生活的更好。只为了读书而读书,始终只围着书转,我认为是不对的。书是应该为我们服务的,而不是让我们成为书的附属物。我读书就是抱着实用的目的读的,我认为那些读死书,只抱着书做学问,而不去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都是工具人。你记住书中的再多内容,不会用,那你读书又有什么用?
读书只要是能给我带来改变,给了我启发,那这本书读的就值。不是说你记住了多少书中内容,对作者的思想领会有多深才叫读书。书是为我服务的,我才是书的主人。
回到书中内容。文明偏重于物质生活,文化偏重于精神生活。这是钱穆的观点。我一直也是分不太清文化与文明,基本都是凭感觉在用。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读书过程中,我总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一些书中内容?主要原因我感觉就是我无法准确理解书中文字的含义。因为比较专业的书都是要求比较严谨。所以人家的表述就不像平时说话,或是那些畅销书一样考虑读者的感受。但也不排除一些人就是故意要把他写的晦涩难懂。
一个词语的含义也是一直在变的,一个词可能因为一个人用了之后就产生了新的含义。对于一个词的词义,他是大家在生活中形成的共识。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他会被赋予新的含义。或是说我们也会造出一些新词来满足我们的使用要求。词义是被赋予的,并被大家接受后开始使用。语言文字其实就是一种工具,他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被修改,更新。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我对于一本书不能很好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对一些文字的意义无法准确的把握。这和使用一件工具是一样的道理。刚开始用肯定是不熟练的,用的多了自然也就熟练了。
说到这就继续再思考一点。文字所代表的含义,不只是字面上的,还有字面之外的。这个字面之外的含义就大了去了。所以我们可以读懂一篇文字的表面意思,但又是很难或是根本读不懂他的深层次含义。因为每个字后面可能都有大量的其它意义在里面。简单说就像一篇文言文,我们可能每个字都认识,但你就是读不懂其中的意思。为什么,还是因为你不知道每个字背后的含义,还有整段文字的背景。每个文字所含的意义都是有限的,但是当你把他们组合在一起时,就可以产生无限的含义。同时你写这段文字时的所有背景资料其实也是包含在文字中的。
文字只是一个概念的抽象,他表面可能只是一个点。但是你要想真正理解他的含义,你可能需要把他放回产生他的那个环境。那可能就不是一个点了,而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读书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加我们抽象思考的能力。我们的思考是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的。你对一个内容进行思考,你必须能先把他抽象进你的大脑。不管是文字性的,还是说具体行为性的,总之是你要能感受到他,并让他进去大脑。你不能拿手或是脚丫子思考吧。
你只有把他抽象进大脑,你才能通过大脑对他进行加工。时间到了,今天就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