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懂得犒劳自己才会让你更加强大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小少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比如:“我也知道要努力学东西,要去维护和朋友的关系,但是我总是一放松,时间过去了什么都没做,应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懒人,是明白自己必须努力,但没有能力驱策自己的人。


历史上对待懒人的态度一直都是两种:一种认为他们天生就有缺陷,无法改变;一种认为他们是学习和生活的习惯不好,可以改变。

那么,懒惰是如何通过行动而改变的?改变懒惰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建立一个健康的“犒赏机制”。

1.如何启动自我犒赏机制

从学习和工作当中如果能够获取快乐,那你脑中的犒赏机制就已经启动了。你会更喜欢你的学习或者工作。

举个例子,每过高考,各地的报纸都在刊登“高考状元”的报道,这群学霸基本上都是学习习惯很好的勤快人,不过你如果细看他们的访问,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反对题海,反对苦读的。他们对此的一种描绘是:“要讲究学习方法。”

这是从小到大都在忽悠你的一件事,老师让学霸上台介绍学习方法,你也跟着早晨起来听英语,信各种词根记忆……

这些都是皮相,学霸是根本不会告诉你一个真相:他比你爱学习,他乐在其中。学习本身就能让他爽,在他成绩好了,有老师表扬、异性喜欢了,他还会更开心。

如果你在开始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没有那么顺利,就要尽可能地加一些人工干预,来启动自己的“自我犒赏机制”。

我们经常说某人学习能力强,那不是说他的智力强,而是说他管理、干涉自己的情绪、从中获得犒赏的能力强。

2.犒赏未必是钱,但最有效的一定是钱

拿记英语单词为例子,我们在背下300个单词之后,可以奖励自己打上30分钟的王者荣耀。这是一种犒赏,但是这个其实更适合学生。

成年之后就犒赏自己金钱最好,大多数给自己的礼物,本质上也还是金钱。而且奖品一定是自己能控制的,千万不要以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就跟喜欢的女孩儿表白等这些第三方因素为目标。

因为看上去用“跟喜欢的女孩表白”来奖励自己,其实真正的奖励物其实是女孩的爱情,但这个奖励有没有都很可疑,如果你在为一个不确定的东西而战,你只会怀疑自己。

3.要大方,不能赖账

确保这个奖赏真的能够驱策自己。如果你努力工作让本月收入超过2万元,下狠心就自己买一袋20元的中性笔,这就是对自己毫无诚意的一个驱策。

一般来说,用收益的10%来奖励自己,并不过分,比如考上了研究生带价值6万元的奖学金,那花6000元买个新电脑奖励自己,这就是合适的。

如果觉得反正钱是自己的,目标达成了就不要奖励自己了,跟自己赖账看上去好像很高明,但是就像“跟着大巴跑回来省了1元,跟出租车跑回来省了30元”一样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这样玩一次,下次你的头脑和身体就都会造反,觉得自己太委屈,太惨了,他们就不会再投入了。一定要尽情享受犒赏和鼓励。

4.犒赏最好小额,多次、及时

有一套儿童绘本很有意思,画得看似粗糙,其实是很好的心理学素材,这套书是《贝贝熊》系列,熊妹妹染上了咬指甲的坏习惯,熊爸爸拿来教科书强调危害,被熊妈妈推开了,熊妈妈会跟她谈话,然后设定一个奖励机制,如果熊妹妹一天没有咬指甲,就发1毛钱。可是女儿还是忍不住去咬指甲。

后来熊奶奶发挥了长者的智慧,告诉熊妈妈,先给熊妹妹一毛钱,晚上回来看,一个指甲没了就扣1分。熊妹妹想到自己口袋里叮叮的硬币响,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手。

要明白,拿着现钱和听了一个许诺是完全不同的。

5.杜绝道德指控

绝对不要对懒人进行道德上的指控,击倒懒人让他们持续保持废柴状态的,反倒不是他们的懒惰,而“我这么懒惰,我罪孽深重。”这样的一个错觉。这是非常严重的内部冲突,它会破坏一个人的人内自洽。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犒赏机制是这样的:奖励有吸引力;确实能受到奖励;奖励的间隔不长,一直让人惦记着,还好好表现。先让一部分奖励看得见摸得着;不要过度进行道德指控,要明白成年人懒人还有成长,但是这个窗口期必须抓住了。

我是江小少,期待与你一起分享对这个世界的见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