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7626123/f230d4d3273ccbbd.jpg)
仰望李镇西时,他是笼罩着无数光环的“神”。——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然而这一切令人目眩的起点只是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开始的。李镇西不可谓不“神”。
走进李镇西时,他是案头的一卷书。工作之余,捧起他《做最好的老师》,或品读,或摘录。无声无息间,他的教育理念已如春雨般滋养了心灵。做最好的老师要有“三心”——童心、爱心、责任心;做最好的老师要成为“三家”——“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做最好的老师还要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没有高深空泛的理论,有的是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悉心指点。李镇西就是我工作中的一本“工具书”。
今天,我有幸在西安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他语气平静而又不失幽默,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光芒,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真诚又坦白,为我展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是如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礼记·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李镇西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说:“我让学生、家长和同事们感到幸福。”实际上他也让有幸聆听他报告,分享他的教育历程的与会者感到了幸福。
聆听他的报告,能够明显感觉到,他对教育的专心是来自于对孩子的爱,来自于对童心的珍惜。在报告中,他不停地展示着他与孩子们在一起时拍摄的照片。孩子们和李镇西灿烂的笑,感染着每一个听众,也昭示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的成功在于顺应童心、教师的快乐源于孩子们的快乐。他动情的说:“我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做班主任。因为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赋予我太多的幸福。”直到他到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做校长后,还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直到本学期因为绩效工资要保证其他老师的满工作量才不得不把班主任的位置“禅让”给一位青年教师。而每天早晨他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和学生一起跑操。然后是上课,看学生的谈心本,找需要我帮助的同学聊天,给学生回信……
他也爱孩子们的家长,几句幽默风趣的话让言行粗鲁的家长垂下了头。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更爱自己的老师。一名“问题老师”在他的信任和帮助下成长成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他说:“老师教我当校长。”
正如他说的:他让学生、家长和同事们感到幸福。 “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也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象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以前的理想都是很好的,但现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因此,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好的——”正是这种理性的思维,使他成了当今最好的教师之一。他向我们展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用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做结尾吧!“怀着一颗朴素纯净的心,面对朴素纯净的孩子,从事朴素纯净的教育”,这是何等浪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