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禅修,禅修即生活:行禅(定力篇)
看到脚的形状,看到脚的运动轨迹,是修止禅,培养定力。
看到脚的运动过程,看到先有动机,再有运动,是修观禅,培养观智。
禅修精要
1、自然站立,两脚之间距离以自己舒服为宜;
2、 觉知上半身向上的挺直感,下半身向下的下坠感,直到身心平静;
3、双臂自然下垂,手有三种姿势:双手握于身后、双手抱在胸前、双手握于身前;
经行的时候,双手不可以松开;如果双手松开,行禅时手臂会跟随脚步摇动,会影响到行者将注意力 专 注于脚的移动。
4、收摄眼根禅修者的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视线要往下看,上眼皮微微下垂,若有若无地感知到鼻尖即 可,如此视线就会固定在前面,大约一米五到两米的距离。只是视线下垂,头不可下垂。头下垂久了,颈部会酸痛。
5、行禅时,觉知想走的心,同时,感知身体微微前倾的时候,再行禅。
心散乱了就停下来,观三次或者五次散乱的心。
如果心停止散乱,就再继续行禅。
如果观三次或五次后,心继续散乱,就站住修立禅,直到心可以持续观注目标时再继续行禅。
6、行禅时,走到步道的尽头,不要马上转身,要先站在终点;
站的时候,要观至少十次站立的感受,即上身的挺拔感,下身的坠压感;
直到想转身的心出现时,才可以转身。
转身时也需要观,动作一定要慢。
转身完成,面对步道时,此时不要马上行禅,先观站时的感受即上身的挺拔感,下身的坠压感;
直到想走的心出现时,才开始行禅。
7、放脚时,不要用跺脚的方式来放脚;脚也不能倾斜着来放;或者先放脚后跟,脚尖翘得高高的,放脚 时,必须要平放。
8、倒着行禅
行禅的时候一般都是往前走。
心会出现懈怠,此时就可以试着往后走,标记为“提、往后推、放下”。这样一来心就会有新鲜感,从而变得清醒。
不是说一定要走到行禅路径的终点才可以往后走,只要向前行禅时,有懈怠的心生起,就可以随机向后行禅一两步,再继续向前行禅。禅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调整。
《大念处经》里提到,推进的时候知道在推进,往后退的时候知道在往后退,所有的动作都要保持觉知。
倒着走,也可以行禅。有时候昏沉和睡眠很严重时,可以倒着走并观照,此时因为害怕摔倒,心则处于高度警醒状态,昏沉和睡眠很快就消逝。
倒着走,禅修者很快就破除对前、后的方位感以及对前进和后退等概念法,容易让观智生起。
9、禅修者在行禅时,要观脚步移动的过程而不是脚的形状。但是因为禅修者是刚开始练习,心是散乱的,此时禅修者开始观时,看到的只能是脚的形状,而不是脚的运动轨迹,更不是移动过程。
禅修者此时不要气馁,随着禅修的时间增长,定力得以培养,心不再散乱时,禅修者将观照到脚的运动轨迹,而不再只是脚板的形状。
行禅时禅修者很明显就可以觉知到身体移动过程,即风大以及接触地面时的地大。
由于观照的所缘皆是身体所展现出的具体的形状或运动的轨迹,所以是在修止禅,而不是修观禅。
10、行禅时只需简单地行禅 不要一边行禅,一边按照佛陀的教义或者尊者的开示来分析名色和四大。 行禅后,我们如实记录自己的感受,再对照佛经和开示,自会亲自感知到我们是否体验到四大和名色的实相。见到实相,我们才真正收获法的礼物,此后,我们对佛法的信心才是真信和正信,不会再退转。
行禅步骤
一步三观
操作:
前10分钟,禅修者每次
1、觉知左步迈出的全过程;
2、觉知右步迈出的全过程。
接下来的10分钟,禅修者每次
1、觉知左脚迈出、接触地面的全过程:左、触;左、触;左、触。
2、觉知右脚 迈出、接触地面的全过程:右、触;右、触;右、触。
最后10分钟,禅修者每次只是
1、觉知左脚提起、左脚放下、左脚接触地面的全过程;
2、觉知右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接触地面的全过程。
一步四观
前15分钟,行禅的时候,每一步观察两个所缘即可:
1、左步、触;
2、右步、触。
每步都要缓慢地移动,而且步伐不要太大。
脚跨出去时,要知道是左脚还是右脚;
脚落地时,要知道脚与地面的接触。
观察触时,当赤足时脚底和地面的接触,有时候会感觉地面冷,有时候会感觉地面热,这些也都是要觉知的目标。
行禅十五分钟后,如果培养出定力的话,就可以改为三段式地观照:提起、放下、触。
脚提起时,心知道脚在提起,也就是脚的移动和心的觉知保持一致;脚放下时要知道在放下;接触地面时要知道在接触,以及接触地面时感觉到冷热等都要去观察。
观察的过程中如果有妄想生起,也要去觉知,默念“妄想、妄想”。
行禅15分钟后,禅修者可以再增加一个观照,用四段的方法观察一个脚步:
提起、推前、放下、触。
无论提、推、放、触都要很缓慢,并且觉知要和身体的移动保持一致。如果心散乱了,就去觉知散乱。
一步六观
一、“举起”:
1、“举起”右脚时,右脚后跟先从地面上轻轻举起,此刻我们的右前脚掌和地面有一个充分接触,但右脚趾头是轻轻地虚扣着地面,同时身体有一个微微向前倾的趋势。
2、当右脚跟抬起时,为了保持平衡,左腿慢慢用力仅仅压住地面。
二、“抬起”:
1、“抬起”右脚时,最明显的感受是:左腿在承受所有的力量,左脚的脚掌和脚跟是支撑点,脚趾受力很轻,脚趾和脚掌、脚跟共同稳定身体重心的作用;
2、同时,抬起的右脚明显有一个向上提起的感受,同时又有一种向下的力量拖着脚向下坠,但是向上提起脚的力量明显大于向下的坠力。
三、“推出”:
1、“推出”右脚时,因为整个体重转移到左边,所以明显感觉到左脚脚掌、脚跟和脚趾更加用力地挤压地面;
2、而此时的右脚,因为是悬空的状态,此刻需要我们提起非常强的专注力后,我们才感知到:右脚在做向前推出的运动时,右脚同时也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被拖拽向地面,而且这种拖拽感,随着右脚的推出时的运行距离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
四、“放下”:
1、“放下”右脚时,右脚向前推动时,其实是慢慢向下落,等到某一个临界点时,我们能够感觉到脚开始明显的向下坠落感。
2、此刻,作为支撑腿的左腿随着右脚的明显下落,左腿的压力感渐渐增强,尤其是脚掌和脚跟承担更大的压力感,而左脚脚趾轻微受力,此时身体稍微有前倾的感受;
五 “接触”:
1、“接触”地面时,感觉到是右脚掌右边前侧先接触地面;
2、就在接触地面的一刹那,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左脚向地面施加更大的力量,身体前倾更明显;
六、“压下”:
1、“压下”时,右脚脚掌接触地面时先是一点,很快是一条线,接着是脚掌从左边向右边慢慢压下,接着沿着脚掌右边缘向后脚跟传递压力,当脚掌和脚跟全部接触和紧压地面时,此时脚趾头是悬空的;
2、此时右脚的“一步六观”的心理活动和身体动作完全终止了,身心处于静止的状态,时刻准备着执行左脚的“一步六观”。
看到形状或运动轨迹是止禅,看到过程是观禅
无论是一步一观、或是一步六观,禅修者觉知到的是“我的脚”的形状或“我的脚在移动”,此时修习的是止禅,培养的是定力。
看到运动的过程是观禅
行禅时禅修者觉知到“抬起”动作的完成不再是由一个明显粗大的动作一气呵成,而是无数个微小的动作前仆后继地共同完成,即:
当禅修者觉知“抬起”这个动作不再是一个具体的运动轨迹,而是无数个细微的动作构成时,虽然禅修者还能够发觉的具体轨迹,但是对“人”“我”“众生”的概念渐渐弱化。
当定力持续90分钟以上时,禅修者在“一步六观”时的某一个瞬间,微细的动作会自动和主动地呈现在禅修者的心里;同时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在即将发生前,想做出这个动作的动机也会主动和自动呈现在心里。
当所缘(色法或者名法)自动或者主动呈现于心(名法)时,观智即开始生起。
行禅时,如果禅修者觉知:
想提起脚的心生起后,再有提起脚的动作;
脚提起之后,想提起脚的心就灭去;
想推出脚的心生起后,再有脚推出的动作;
脚推出后,想推出脚的心就灭去;
想放下脚的心生起后,再有脚放下的动作;
脚放下后,想放下脚的心就灭去。
先有动机出现,再有动作发生才是修习观禅。
只有通过持续的训练才能够清楚地感知到名法和色法是分离的,要有名法和色法是隔开的分离感,此刻才是修观禅。
色法和名法虽然是几乎不分前后生起,但是名法和色法又是各自生起的,名色和色法生起之间的间隔,短暂到禅修者不可能有时间去分析或者标记:
因为当禅修者心里感知到四大的色法生起的同时,觉知的名法也同时出现:
如同走在太阳下,虽然是必须先有身体的出现,然后再有影子的出现,但在“我们”视觉里,身体和影子是同时出现。
借用经典的注释,当我们点燃灯芯的刹那,光明也同时出现。
观智的生起,意味着在通往佛陀的古道上又增加一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