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天气中国传统文化读书•写作•遇见

大暑:暑气逼人,他们来给你支招了

2020-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采尺书庐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转眼,大暑已至。

俗语言:“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正处于中伏、末伏这一时间段儿,可谓是一年之中最热的节气了。大家务必注意防暑降温,减少外出,以避免中暑伤暑。饮食上切忌贪凉,以避免引起胃肠道疾病。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腐草为萤,是我国古代先民浪漫而美好的想象。在生物学意义上,萤火虫种类繁多,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会将卵产在枯草上。大暑时节,枯草之上的卵孵化而出,萤火虫开始在夜空中飞舞。因此,古时人们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幻化而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周邦彦有词云“燎沉香,消溽暑”。意思是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溽暑”的意思即是潮湿的暑气。土润溽暑,是说大暑时节,天地间充满潮湿的暑气,就连土地也开始变得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到了大暑末期,时常会有很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使暑湿逐渐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宋曾几诗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大暑,简直就是炎热的代名词。那么,在这样的节气里,我们又能见到怎样的诗人词人们呢?

别人不晓得如何,但我觉得赵元兄(金朝诗人,后南渡)应该是热的受不了了。赵元《大暑》诗云:“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甑中。不到广寒冰雪窟,扇头能有几多风。”

话说啊,这个大暑时节啊,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也不下雨,这天上是不是在着火?不然怎么这么热?而且还潮湿,又闷又热,这白天里啊,太阳一烤,这人简直就跟待在蒸锅里一样,太难受了。

扇扇子根本没用啊,扇不起来什么风不说,就算扇起来也是闷热潮湿的暑气。唉,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大概就是到冰窖里待一待了。可这大热天儿的,冰窖又去哪里寻呢?

这首小诗,可谓是写得生动真实。大暑时节的闷热潮湿,如蒸似煮,以及人们在大暑时节期盼凉爽的心理,都在这首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我们现在,大家也时常会在天气闷热的时候说“这天儿跟蒸笼似的”,“哎,我能不能去冰箱里待会儿”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可见,对于闷热的感受是古今相同的。

在大暑这一天,我们的赵元兄热的避无可避,而我们明代的诗人程敏政则不同。我们的程兄,此时此刻,正在墙根儿旁,槐树下——纳凉。啧,这小日子似乎有点儿滋润。

明代诗人程敏政诗云:“门外炎光炽,墙西一径开。残阳馀古瓦,凉吹发高槐。鸟与人俱乐,诗随景自来。无因堪破寂,童子进冰梅。”

夏日炎炎,夕阳依旧炽烈。而我们的程兄则在树荫下纳凉。一阵风吹过,送来丝丝清凉。就连周围飞动的鸟儿似乎也同诗人一样心情舒畅。此情此景,让诗人文思如泉涌,不禁想提笔写诗。

而这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寂静的氛围。诗人一瞧,原来是童子给诗人送来了冰镇的梅子。夏日炎炎,来几颗生津消暑的冰梅,实在是人间一大享受啊。

另一边儿,我们的黄兄(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大暑这一天,同样过着惬意的生活,而且相比之下,还显得十分高级。

那么我们的黄兄在干嘛呢?

在水阁听笛。

宋·黄庭坚《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一诗云:“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此曲只应天上有,玉人应在月明中。笛声悠扬入耳,涤荡心神,熨帖五脏,平息六腑,除烦去燥,令人神清气爽,实是仙曲。

不知何时可再吹一曲,为我们洗去这天地间蒸腾的热气,而后化作秋日里吹落树叶簌簌而下的一缕清风。

人美曲美,情美境美,万物静美。

正如俗语所说:“心静自然凉”。大暑时节天气闷热,除了空调冷饮西瓜外,听一支悠扬的曲子,令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也不失为一种消暑降温的好方法。

那么,你有什么音乐推荐呢?

我们在评论区等你哦~

文字来源:不胜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