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是如何演变为佛教的?
佛教从非宗教的、反对偶像的、厌弃世俗生活的修行,变成宗教性的、拜偶像的、辅助世俗生活的心灵鸡汤,这个过程里包含了对佛陀的不断神化,对仪式和戒律的不断复杂化,对终极问题的不断探索,还有僧团组织形式的变迁,新理论的层出不穷,以及造像活动的蓬勃兴起。
1. 场所:佛寺是怎么出现并不断壮大的?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貌似和尚都要住在庙里。其实不是的,佛陀时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并没有庙。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和尚一旦有了庙,就等于有了不动产,这就违背了“不畜财产”的戒律。再者,拥有不动产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大修基金要准备,物业管理也需要人力物力,这些俗务纯属给修行添乱,通通要不得。
虽然也有大富豪买地盖房献给佛陀,称为“精舍”,但佛陀只是拿它当作讲课的场所。最早的精舍共有两个,一个是舍卫城的祇(qí)园精舍,一个是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都在印度,可以算作寺庙的前身。
佛陀圆寂之后,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和尚在化缘的时候,施主拿不出剩饭,直接给钱。
钱既有交换价值,又有储存价值,所以一旦收了钱,就意味着蓄了私财,连带又会出现买卖行为,这还了得!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拒绝善男信女的施舍是不好的,但也不能劳烦施主们去别处找剩饭给自己吧?
于是,化缘的时候能不能收钱,这件事引发了僧团里的一场大辩论。长老派坚守传统,少壮派却要与时俱进。达不成妥协怎么办呢?那就分家过日子好了。
钱这个“万恶之源”,就是造成佛教第一次部派分裂的重要诱因之一。从此以后,与时俱进的事情越来越多,又因为有了钱,管理产业也就不再是难事了。当佛教传到中国,修庙就变成了既自然,又必须的事。
说它“必须”,是因为中国的气候和印度不同。印度位于热带,没房子住也冻不死,不存粮食也饿不死,但中国不一样,总得有房子来遮风避雨,总得有积蓄来应对寒冬。
另一方面,中国人理解不了什么是“佛”。一旦都把“佛”当成“神”,既然是神,就得找一个地方供起来。
而且,帝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更愿意把宗教人士安置在固定居所里,还要有一套特殊的户籍制度,这样才便于管理,于是就有了中国式的寺庙。
其实寺和庙原本都和佛教无关。寺是官署之一,庙是祭祖的地方,也叫祖庙。在汉朝以前,“上坟”就是到祖庙祭祖,并不去坟前烧香。
僧团的房产被称为寺庙,也可以从音译称为僧伽(qié)蓝,简称伽蓝。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史籍《洛阳伽蓝记》就是用“伽蓝”称呼寺庙的。这个时候,僧团拥有地产这件事早就得到了一致认可。这样一来,僧人经营寺庙产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2. 戒律:出家、起法号,吃素、剃度是怎么回事?
佛教徒的修行一般需要“出家”。“出家”意味着摆脱世俗当中的一切人际关系,以新的身份在新的组织里形成新的人际关系。人的姓名是世俗人际关系的典型标记,所以不能要了,要取一个新的名字,这就是法号。
出家有“剃度”的仪式,剃掉头发和胡须,整个人一看上去就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并不需要再用香火在头顶烫上戒疤,戒疤痕是从元朝才有的。你也许会问:“我看到的佛陀形象不但有头发,还有卷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主流说法是,那不是头发,而是长得像卷发的肉。任何人只要“觉悟”了,成佛了,头顶都会发生这种变化。
出家之后,饮食习惯也要改。饮食禁忌是一切宗教生活的典型特征,一般来讲,无论哪种禁忌,都要把饮食分为“洁净的”和“不洁的”两类。从社会学的意义上看,这样分类的一个显著功效是把吃洁净食物的“我们”和吃不洁食物的“他们”区分开,伴随而来的就是群体自豪感和凝聚力。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有很多行为从本质上说都是在做群体区隔,一方面是找归属,一方面是找组织优越性。但在佛教还没有成为宗教的时候,饮食禁忌并没有被神圣化,只是单纯从学理出发不许杀生,又从僧团秩序出发不许喝酒。
虽然不许杀生,但可以吃肉。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僧人吃饭全靠化缘,别人给什么,自己就吃什么,如果设置很多禁忌,就会给施主添很多麻烦。所以在早期佛典里,还有提到居士用鱼和肉来供养僧人的。你也许会想:如果有哪个僧人用更高的标准自律,就是不吃肉,会不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吃肉是提婆达多教派的主张。
提婆达多在佛教里的地位,大约相当于撒旦在基督教里的地位。
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兄弟,但却叛离佛陀,自立一派,毕生事业就是想方设法加害佛陀,还处处和佛陀反着来。佛陀既然允许吃肉,提婆达多就把吃肉列为饮食禁忌。所以,佛陀弟子如果有谁不吃肉,那就等于站在了提婆达多那一边。
佛陀虽然允许吃肉,但有些肉是不能吃的。到底哪些肉不能吃,不同佛典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从肉食种类上说,人肉、象肉、狮子肉、狗肉、蛇肉等等不能吃;有的从动机上说,出家人不能主动向人讨肉吃;有的从杀生角度上说,只有三净肉可以吃。所谓三净肉,是说僧人既没看见,也没听说,更没怀疑这个肉是特地为自己杀来吃的。
等大乘佛教兴起,禁忌标准就提高了。《大般涅槃经》属于大乘经典,借佛陀之口说,所谓三净肉,只是方便的说法,佛门弟子什么肉都不该吃。小乘佛教当然不干了,说佛陀教导代代相传,哪能说改就改?
从这个小例子里,你就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一种经典对攻模式。
大乘一般不说小乘是错的,而是说小乘给出来的都是些临时性的、阶段性的答案,只是“小乘”,要找佛陀盖棺定论的真理必须到我们大乘阵营里来。
小乘当然不接受这顶“小乘”的帽子,他们一般会拿古老的学理和规章制度来检验大乘的说法,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说:你们大乘搞的那套东西严重背离了佛陀的教导,根本就不是佛教。
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呢?都不是,真正让终生吃素成为标准的,是一位非常信佛的皇帝——梁武帝。他用皇权强制僧人吃素,于是吃素就成为中国佛教徒保留至今的特殊传统。
其实吃素也不是什么素都能吃,“五荤”或者叫“五辛”都属于禁忌食品。
“五荤”,就是五种蔬菜。今天说起荤菜,通常理解为肉食,但“荤”这个字,是草字头的,本义是指有刺激性气味的蔬菜。五荤是哪五种蔬菜呢?不同的佛典又有不同的说法,最没有争议的一荤就是大蒜,其他几种大概是大葱、韭菜、洋葱和香菜。
五荤的说法又是大乘佛教发明出来的,如果追本溯源的话,早期佛典只是针对一两种刺激性蔬菜来说事,首当其冲的就是大蒜。
为什么不能吃蒜,这倒没有任何学理上的原因,只是因为吃完蒜嘴里会臭,招人讨厌。
但大蒜一定不能吃吗?不同佛典照例有不同记载。大体来说,如果僧人生病了,必须用蒜来治,那就可以破例。如果做菜要用到蒜蓉,这也可以,只要不整个吃就好。
从这些内容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规律,这些禁忌并不是一开始就规定好的,而是有一个见招拆招,不断打补丁的成型过程。
3. 仪式:该怎么理解烧香?
普通人理解烧香,基本把它当成“上供”的同义词,至少在烧香的同时还要伴随着上供。于是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好像全世界所有的古老宗教仪式上都要烧一点什么。
这其实源于古人对神的理解:神都是住在天上的,要想敬神,就必须把好东西运到天上去。但金银珠宝、鸡鸭鱼肉,都克服不了地心引力。聪明的古人想了一个办法:把好东西烧掉,烟是可以飞到天上的。所以,这些烟气就是神的口粮,如果人类不定期提供这些口粮的话,神就会挨饿。
中国有一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就是这回事。因为“无后”意味着“绝嗣”,也就是说,这一家人再没有继承人能烧东西来供养祖先的神灵了。俗话里边把“绝嗣”称为“断了香火”,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无后”不仅意味着对父母的不孝,还意味着对历代祖先的不孝,这当然是最大的不孝。今天还有很多催婚、催生的父母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当成武器,但已经搞不清它的原始涵义了。
那么在佛教里边,烧香是在给谁上供呢?
这就不好说了,不同的经典又有不同的解释。
烧香有什么用呢?普通人都理解成消灾祈福。佛经里倒是有支持这种说法的,但主流意见认为,我们的福祸主要来自业力的作用,而业力是不能被烧香改变的。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佛学发展成佛教的必然性主要受人类心理趋势的影响;佛教里的仪式和戒律是人们在追求归属感和优越感过程中不断修补出来的。当然,这些仪式化的东西,都是你理解佛学的障碍,把他们抛在一边,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佛学的智慧世界。
总结自得到App《熊逸佛学50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