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没必要向对方苛求什么!

本文作者:张辣汤,微信公众号:张辣汤,新浪微博:@张辣汤
当你遇到问题需要向别人求助时,别人慷慨激昂的帮了你,你应该为此感到幸运,毕竟人家没有义务一定要帮你。同样,当你向对方求助时被拒,也不要埋怨人家。况且你也没有理由埋怨人家。俗话说得好: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真没必要向对方苛求什么!
“每当我遇到一些解不开的问题时,我总想向别人请教,但又总怕被别人拒绝。如果对方能够慷慨激昂的为我解答疑惑,我当然高兴万分。但假如他拒绝了我,我会认为他这个人不讲一点情面。毕竟大家都在一起工作,互相帮助不都是应该做的事情吗?没必要这么见外。况且,如果当他有不懂的地方,如果我懂,也会付出全力去帮他。”
如果你的操作系统(大脑)中存在这套程序的话,我建议你应该及时处理它,不然后悔不堪设想。
在此之前,容我先分析一下。很显然,抱有这种想法的人,通过他们忽略了一下几点:
第一、对方没有义务一定要帮你。即便身处在同一个班级或同一家公司也是如此。
第二、“帮忙”与“情面”是两码事。由于我们身处的大环境,导致我们很容易将这两者搞混。于是大多数人会得出结论:你帮我就是给我面子,不帮我就是不给我面子。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我想大家都应该料到:你不给我面子,以后任何与你有关的事情,我都不会出手。
第三、互相帮助的确是应该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互相帮助”只会建立在双方等量价值交换的前提下。换句话说就是,你有一个东西,我没有,但我想要。与此同时,我也有一样东西,你没有,你也想要。于是大家通过商量之后,进行互相交换。同时用自己有的东西向对方交换想要的东西。这叫互相帮助。当然,不排除“现在我没有,但你还是愿意与我交换。等我有了之后再还给你。”
可这种情况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不是吗?
一旦在此添加了不情愿,哪怕仅少许一点点,也会立刻起到反作用。比如,就刚才所论:你现在没有任何可交换的东西,可你又总想得到对方的东西。于是你向对方发起请求。人家如果响应了你的请求,你会很高兴。但你首先要清楚,这是出于对方的情分。假设对方不响应你的请求,你也得清楚,这是人家本应该做的事情。对此你也无需苛求什么。
在互联网上总是有这种人,他们普遍认为比自己牛,比自己懂得多的人就应该无条件的帮助自己。理由也很简单,你比我们大家都懂得多,你就应该把你懂得东西无条件贡献出来。
近年来最典型的例子就属互联网付费内容。在刚开始执行“付费内容”时,网上有大多数网民吐槽居然还要收费,不就看个文章吗!至于吗?。还有些网民始终认为互联网上的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包括现在也有不少人是这样。
其实这样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很久之前人们就理所应当的认为“知识就应该是免费的”。更何况在互联网时代,就更是如此了。
近一两年来,大多数人开始意识到了,原来知识是要付钱的。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各大付费内容层出不穷。为何在此之前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点呢?其实本质上还是在于,“知识”这东西很难具备交付性。
要知道互联网时代兴起也就几十年而言,在此之前我们始终以农耕时代的观念生活。比如,你想要我手里的东西,要不就用等价的东西交换,要不就钱来买。可“知识”往往是很难作为一个固定准确的物品进行交换的。
其一、它的内在价值很难评估。同样的知识,不同人使用,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回报。
其二、很难做到准确交付。同样是上一堂课,有的学生能够学到课上80%左右的知识,而有的学生只能够抵达30%的程度。但所交付的费用是一样的。
于是,出于这两点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人就更不愿意在不确定的“知识”上投入过多的资源。但偏偏“知识”这玩意儿又很管用,只要用的好就能够产生巨大价值回报。出于这种原因,最终大多数人想了一个万全之策,那就是选择廉价的知识,或者说免费的知识。
可这对于生产知识的人就不公平了。毕竟自己辛苦劳作的产业,就这么拱手相送也不应该。至少得收点生活费吧!要不然还怎么持续生产下去呢!况且,知识也是私人财产的一种,没理由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根你去商店买包烟是一个道理。
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帮忙”的问题,通过市场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就成了以下场景: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时,需要向别人求助。本质上,你在此提出了一个需求。于是正好有人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而且是通过他自身能力解决。接着你向对方提出请求,对方爽快答应了,而且很快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感谢人家。这一举动用市场运作模式解释,就是对方愿意免费为你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同样是你向别人提出请求,可这次对方并没有爽快答应,甚至拒绝了你的请求。用市场模式解释,就是对方不愿意免费为你提供服务。于是出于这个,你就开始骂爹了。
回顾一下,当你做出这种反应时,不觉得幼稚、可笑吗?这就好比,你去了一家餐厅吃饭,正好赶上做活动可以免费用餐。于是你很开心的就餐了。过几天之后,你又来到这家餐厅用餐时,突然间发现对方不再为你提供免费服务时,你心生埋怨,认为人家不讲情面,坑爹!
至于吗!毕竟人家开饭馆不是为你一人服务的。即便是这样,你准备为对方支付多少费用呢?
通过上述例子,我想你更应该理解到这层含义:
当你遇到问题需要向别人求助时,别人慷慨激昂的帮了你,你应该为此感到幸运,毕竟人家没有义务一定要帮你。同样,当你向对方求助时被拒,也不要埋怨人家。况且你也没有理由埋怨人家。俗话说得好: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真没必要向对方苛求什么!
老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毕竟本身学到手,谁也夺不走!同时,能够看得见别人的好,也是一项内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