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4
平安夜,本是一个洋人的节日,也不知从何时起国人也这么喜欢过了。
平安夜,吃苹果,寓意“平平安安”之意,但我从不相信这些,所以也从来不为了过平安夜而吃苹果,虽然我买了30多个苹果外加一筐蜜桔。
今年的平安夜我是在忙碌中渡过的,外加老婆小孩回乡下,就只剩下“工作”了。从早上七点多出发,拉羊、接人、铺迷彩网、装蒙古包顶、平地、搬桌摆凳、买东西、抬树、烤羊、组织学员活动、烤红薯、清扫、回家吃饭、写一篇公众号、去医院接送人、洗澡、在床上看半小时书后进入梦乡。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就感觉这时间长了一双脚,飞快地在跑,这速度比跑步快多了。
过节,真的没有太大感觉,有时别人不提醒可能都会忘记。现在的节日,只是给人一个可以“消费”的理由罢了,不是吗?平时上班工作忙里忙外,一到节日,就可以告诉自己,终于可以花钱HAPPY、花钱购物、花钱大吃大喝,这个借口多好听,是安慰自己?还是忽悠他人?
反正我对节日是没什么感觉,你过你的,我有事我就忙我的。
从时间的长河中,这些所谓的“节日”真的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我算了下,一年下来国家法定节假日就有108天之多,这还不包括远渡重洋过来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还有互联网产生的双十一双十二等等一大堆,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足足120天之多,也就是一年大约有三分之一都是在节日当中渡过的(如果是教师,还有寒暑假)。
过节的意义是什么?你可以说是为了放松自己、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等,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十年,你还记得十年前过圣诞节的情形吗?我想绝大多人都是不清晰的,那反过来问十年前的圣诞节对我们有意义吗?
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都是靠长时间的积累而产生的结果,比如同样起步点的二个人,一人过节就是HAPPY,一人在每次过节时平均拿出2小时放在学习上,一年就是240小时,十年就是2400小时。十年后,这两人的差距显而易见,跟智商无关,跟能力也无关。
这只是一个比如,不据有普遍性,但我想说的是,不怕人家聪明,不怕人家起点高,不怕人家颜值高,怕就怕人家比你优秀的同时还比你还足够认真。这样的人我见的很多,身价很高,产业很大,但每年还在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去外面学习,学习更多成功人的经验。同时我也见过很多的人,能力平平,智识一般,但一讲起学习成长,就会被人家来一个字“哼”。
圣诞节过完,就是元旦了,再后就是春节、元宵、情人节。一大堆节日迎面而来。我们是要做一个HAPPY的人,还是要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呢?决定权在你。
俗说话的好:8小时之内养家糊口、8小时之外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