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料理的百科全书
现在很多年轻人远离家乡,在外工作。平时工作繁忙,多半以外卖为食。然而,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需要好好照顾自己,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胃,让自己吃饱喝足。
很多人不爱做饭的理由是自己做饭很难吃。其实做饭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本实用的《料理完全手册》便可以让我们成为料理达人。
亮点一:食谱中的分量问题
很多人在看食谱的时候,总感觉有些迷茫。比如,食谱里的分量,你可能不好拿捏。由于不知道准确的重量,做出来的成品和食谱上的照片总是千差万别。
而这本书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估重、废弃率与净重的概念。
废弃率指的是在食物的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比率。
净重指的是除去废弃部分,剩下的食材重量。
比如,1朵口蘑的净重估重是15克,废弃率(切去柄底)是5%。
书中的第一部分,就详细地介绍了各种食物的估重、净重估重和废弃率,让我们在做菜的时候随时查阅,做到心中有数。
亮点二:精细的预处理过程
很多菜谱花了较多的笔墨在做菜的步骤上,却没有关注预处理过程。然而,料理的美味往往在于精细的预处理。作为制作食物的第一步,预处理可以帮助我们激发食物的本味。
很多食材会含有苦味、异味和涩味,这个书中称之为杂味。
预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清洗、去皮、刀工、浸泡、研磨,根据不同食材的分类,书上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比如,清洗不同的食材也是有方法的,像肉类鱼类,鲜味容易分散在水中,所以基本不清洗。而蔬菜叠在一起的茎部需要大量浇水冲洗。
有了这本书,我想不管我面对什么食材,都可以轻松地在书上找到预处理的方法。
亮点三:调料让食物更可口
学会了调味料的测量方法,了解各种调料的盐分重量,我们就可以掌控每日料理中的盐分。
关于调料的分量有时候真的让人很头疼。食谱上的描述总是很模糊,让人感觉云里雾里。比如“少许盐”,你知道是什么?
书上给了准确描述:用大拇指与食指拈起的量,大约是0.3克。
减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研究,每日食盐摄入量需要控制在10g以下以预防高血压。其实很多调味料也含有盐,因此有必要了解各种调味料的含盐量,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日常饮食中的食盐摄入量啦。
比如酱油,一大匙浓酱油是18克,含盐量是2.6克。如果放了浓酱油,就需要注意适当减少相应的盐量。
不要小看调料,用好调料,可以制作出一锅美味的日式高汤。
吃饭的时候,配上这样一碗热腾腾的高汤,一天的疲惫都能一扫而光。
亮点4:关于美味的烹饪科学,你一定要知道
烹饪的方式可不是仅仅只有一种,学会了一些常用的料理方式,你也可以很快成为料理达人。
比如,凉拌菜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暗藏玄机。
凉拌黄瓜容易出水,这时你可以先给食物撒盐脱水,或者在汤中稍稍煮一会,这样水分就不容易释出。
而混合拌料的时机也很有讲究。由于拌好的菜容易出水,所以最好在上桌的前一刻开始拌制,这样口感会更好一些。
很多人喜欢吃火锅,吃涮肉,而涮汤的温度是涮肉美味的秘诀,如果能够善用烹饪中的小技巧,一定能让食物的可口程度大幅度提升!
煮汤的时候加入昆布,可以得到一碗更加鲜美的汤!
除此之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蒸菜的科学,如何调味可以使得食物在蒸制过程中更入味,以及适合用于蒸制的食材,适合爱吃蒸菜的人!
当然,我们用得更多的烹饪方法是炒菜。以前我没有研究,现在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食材下锅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出香食材(香辛类蔬菜)——硬质食材——出味食材——软质食材,这样料理会更加美味。
而放调料的时机也很重要。注意备齐所有调料,出锅时一次性添加。如果蔬菜还没有熟就放调料,那么你会得到一盘过分湿润的蔬菜。一定要将各种菜炒熟了再加调料!突然间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以前竟然按照错误的烹饪方法做了这么多年,难怪自己做菜不好吃。
这本书干货满满,几乎囊括了做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很适合放在厨房里,随时翻阅。繁忙的日子里,也一定要记得好好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