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微信,就知道你是什么德性
人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前两者主要依靠看和听,后者则更多的通过接触与人沟通、感受世界。
小时候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触觉主导的世界。
比如在学前班看到一个女孩长得俊,要亲自扛着家里的糖袋子塞给她,换来和她同桌一礼拜;比如小学时看到一个女孩长得俊,要卷着舌头模仿港式腔调亲自在她面前唱一首《心太软》。
不能隔空表达,只能亲力亲为,否则我们这一代的早熟根本无处安放。
直到工作几年后,比我小十岁的18岁孩子都进入了工作岗位,我开始意识到通过视觉和听觉了解人的行为模式的必要性。
他们请假是用微信直接通知你的。
他们汇报工作是用微信发语音的。
他们上班时间竟然还在朋友圈晒新涂的指甲油。
当时我就懵逼了,是我三观太正,还是我遇到了“假”员工。
我的第一反应是:全。部。滚。蛋。(当然只是在心里)
作为超Y理论的首肯者,面对人性及行为当中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需要权宜应变,发现其合理性。
对于大多数不善言辞不谙交往套路的人来说,微信以视听作为表现形式,快捷又让人愉悦。
当相识始于微信。
当交流习惯于微信。
当我们通过微信来观察和了解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思想状态,就不得不正视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惯性背后流露出的人之本性。
“微龄”几载,那些横七竖八躺在你朋友圈的好友,德行几何,每个人多少都有了好恶判断。
看你的微信,就知道你是什么德性我惊诧于那些朋友圈有几千好友的人。自然有些人是想借助微信做营销推广,还有更多无所事事的人认为多就是好,就是牛逼。
我的朋友圈曾经有几百人,后来我陆续删了一半,对于微信里的交流互动,我有自己的看待:
1.对方不回你的信息,却在朋友圈发动态,再三之后,这样的圈友没必要留。
评价:用微信和熟人插科打诨的戏谑,有一句没一句,很正常,但有时交流一些正事,作为成年人,我们自然会考虑到打扰对方的界限,所谈之事也是无需及时回复的内容。即便如此,却不会得到一句回应,这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问题。层次越高的人,越有“共情”,即使不能一时回复,不能全部回复,也一定会有回复。对于那些不鸟你的人,你完全可以抬起一阳指,灭了他。
2.做微商做到反人性,除了产品还是产品。
评价:我不排斥微商,但是我反感没有情商的微商。每天刷屏也就罢了,所有的刷屏都是在推销产品。朋友圈的背后,应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东西。有情商的微商,三分产品七分生活,会晒娃、有感言、要自拍、能搞笑,这才是应有的存在感。
3.加好友从来不说和你的关联或是所来何事者,一律不加。
评价:只有莫名其妙的网名,上来就要加你,一次加不上还要反复加,这种被强奸的感觉,坚决拒绝。
4.“粗大事了,速速围观XX”,“转发XX佛保你全家平安……”,“今天是XX日,为他转……”
点评:以上内容,经常在朋友圈可见,发着玩没什么,但有些人只好这口,转发的不是危言耸听的标题党文章,就是各种无脑的功德无量。段位实在太低,拉低朋友圈的集体智商。
5.经常群发清人,群发求投票求砍价求点赞。
评价:群发拜年,群发支持与关注,我理解,但是三天两头要清人,你的安全感是有多么脆弱;求投票砍价点赞的,也花点时间分个组,毕竟我和你没那么熟,举手之劳都嫌浪费时间。
6.红包只抢不发,嫌弃红包小,九宫格晒红包。
评价:红包只服务于乐趣,不抢的人不光无趣,也反人性,但只抢不发,乐趣便无法持续,最起码,你可以发个跪谢老板的表情作为互动;更有甚者,抢了还嫌红包小,有趣的东西都是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要发财,去抢银行啊,还抢什么红包;还有悄无声息的发若干一个红包,自己又第一时间全抢回去的;一有红包就九宫格晒,总额加起来还不够吃碗羊肉面的,让人完全跟不上他们自嗨的节奏。
7.重要紧急的事情发微信不打电话,回头还抱怨你不及时回复的。
评价:拎不清轻重缓急,恨不得所有人24小时盯着手机等他的圣旨,不懂得紧要的沟通必须回响,可谓头脑简单,盲人摸象,终究吃亏的是他自己。
看你的微信,就知道你是什么德性用原则去看待朋友圈,既而判断一个人的为人,是不是假正经?我认为,举手投足的习惯,不经意的细节,可以真实的表现一个人的处事态度,态度的背后,就是这个人的兴趣、修养和价值观,换句话说,即是他的自我认同。
就像别人转发我写的文章,我会逐条点赞,我欣赏别人的内容要转发,也会首先点赞,这不是高大上,只是让自己舒服的习惯。
享受微信便捷与愉悦的同时,不可回避微信这种生活方式暴露出的我们的缺憾,在微信里的行为,可以建立关系,也可以毁掉好感。
因此,想要自我完善的人,最应该从日日不舍的微信行为开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