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作家文学梦首页投稿散文

比起古人,我们真的活得太糙了,也太脆弱了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且行且歌刘姥姥

        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已经很久没和朋友们面对面聚会了。

        有一伙朋友呢,还是可以和我在电话、微信上互动,热闹依旧;有那么几个朋友呢,就不那么淡定了,翻来覆去都是那么几句话:你在干嘛呀?什么时候可以聚一聚啊?我在家好无聊啊……

       不想作评判,毕竟生活只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我想,如果我们因疫情暂停了忙碌、暂停了满满的社交、暂停了灯红酒绿、呼风唤雨,我们就变得无聊了,是不是代表我们的精神世界有些匮乏了呢?

       今天我边走路去上班,边在樊登读书上听了【四时之诗】,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只是对于自然之美、生活原味,我们那尘世中跌打摸爬的躯体,浸淫在灯红酒绿中的心,都已经麻木了,远不如古人般敏感、细腻。

       庆幸的是,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回归,所以那年【诗词大会】火了,我们从古老的诗词中,唤起了我们小时候储备过的那种情感,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慢一点、再美一点。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是说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的古人们都在做什么,

看完我就觉得:

天啊,比起古人,我们真的活得太糙了!

负暄

“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天气好的日子,在阳台、楼顶,或院中,背对着太阳走走,这就叫“负暄”。

有时候,越是简单的动作,越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莳花

中国人尤其喜欢莳花弄草,只是现代人节奏太快,哪有时间顾得上花草。

善待生命,就如同善待自己,浇浇水、松松土、施施肥,花草的繁茂,便是生活回馈给你的爱意,不是么?

喝茶

年轻时独爱冰爽的汽水,诱人的鸡尾酒,后来便觉一杯清茶更为妥当。

春日晨、冬日夜,每一个被茶升华过的日子,都成了心尖尖上的一首诗,静默、安然。

书法&书画

与喝茶一样,这大概是上了点年纪才会喜欢上的东西,但却是修炼心境的法宝。

或临摹、或创作,或留白,或细描,

中国文人的幽雅,跃然纸上。

烹饪

读【红楼梦】,就看到很多与“吃”有关的段落,比如十多只鸡配的茄鲞啦、初雪吃鹿肉啦,胭脂鹅脯啦,

中式菜肴,花样实在太多了,琳琅满目,活色生香,那种烹饪食物、享受食物的那种乐趣,应该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无法拒绝吧?

如果以上仍然不能唤起你对生活的热爱,我想,也许你应该去读一读【苏东坡】。

不知是何时爱上了苏东坡的诗句,最爱是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会发现,这个不断被贬的失意老boy,

实在太有趣了:

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还遇上了大疫,还遇上了疫情后的经济滑落。

穷得叮当响的苏轼只得托朋友租了一块荒地,盖房犁田,从文坛大佬变成了农民。

我反而觉得,从这时候开始,

苏东坡,才是真正活过来了。

他创造了“东坡肉”,还为此编了一首歌:

“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他爱喝酒,就学会了酿酒,可以更放肆地“把酒问青天”了;

贬不贬的没什么所谓,

反正走到哪吃到哪,

到了岭南更是“日啖荔枝三百颗”,

这难道不比“一骑红尘妃子笑”吃得更过瘾么?

从唐诗的优美和多彩,

到古人生活方式的精细与浪漫,

再到东坡先生的乐观与豁达。

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哪种境遇,都有热爱生活的人。

别让“无聊"成为你的口头禅,

更别让“无聊”,成为了生活常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