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多囊肾
2024-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松中有雯桁
多囊肾(PKD)可在肾脏实质引发大量充满液体的囊肿,其大小直径为 1mm到1cm以上。囊肿起自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可发生于肾脏皮质及髓质。其大小及数量随着时间而增加。本病为一种遗传性疾病,一般来说最常见于波斯猫(包括喜马拉雅猫) 和其他长毛品种或长毛杂交品种,折耳猫也有较高的发生率。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07694/67883cf0143b2675.jpg)
在波斯猫,本病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可见于40%的品种。其诊断多见于6~8周龄的幼猫,也可见于其后。发病可为单侧性或双侧性,也可存在有并发的肝脏囊肿。患病严重的幼猫可因肾衰竭而在8周龄时死亡,但本病在猫达到数岁以前通常为亚临床型。典型情况下,病猫可在7岁时发生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及失重、食欲不振及昏睡。 囊肿也可发生细菌性感染,由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使得采用抗生素治疗较为困难。由于囊肿不与肾小管或肾盂连接,因此大多数病猫可排出无菌尿液。如果肾脏通常表现极为疼痛,同时伴随有发热,则很有可能发生感染。 其病程缓慢进行,且对肾脏损伤不可逆最终引发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