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读书谈写作读书

用对连接词就能写出通顺文章——《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写作类书

2017-01-17  本文已影响3436人  GreenLight1925
用对连接词就能写出通顺文章——《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写作类书籍主题阅读(1)」

高杉尚孝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写作的金字塔原理,MECE原则,高杉法,和SCQOR故事展开法,这些都是很实用的写作原则和方法。不过这本书给我帮助最大却是下面的两个小技巧。

第一个技巧就是用好连接词。

我在平时的写作中就不怎么注意应用连接词。虽然写出了一篇文章,但是段落和段落之间没有衔接起来。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信息的大熔炉。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起承转合,句子与句子之间要活用连接词才能达到这种信息熔炉的效果。如果不善于使用连接词这篇文章就成了信息的色拉盘,萝卜还是萝卜,青菜还是青菜,就容易使读者觉得你写的东西是在生搬硬套。

一个句子表达的是否简单明了,最终还是在于写作者本身。模糊的连接词无法明了的连接多个信息,就成了阻碍正确信息传达的主要因素。每一则信息之间的关系如果模糊不清,那么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以及主旨,也就变得模糊不明。

既然用好连接词就能写出逻辑通顺的文章,那么为什么像我一样的很多写作者还是不遵守呢?因为要想写出一份通顺的文章,写作者必须要对传递的信息有深刻的理解才行,适当的加入逻辑连接词这项工作,迫使写作者必须动脑思考。这就提高了写出一篇逻辑通顺文章的门槛。

相对于进行深刻的思考来说,写作者更喜欢使用模糊的句子,这样可以不用思考整个信息的脉络,只要把句子排在一起写下去就行。反正都是在讲同一件事,句子总是可以连接下去,而且乍看之下似乎还是有脉络可循。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样写作真是太轻松了,所以就都忍不住会这么做。

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信息即使顺利的传达给读者了,那么只能算运气好。不然就是读者本身很聪明,自己能将模糊衔接转换成逻辑衔接。写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减轻读者的负担,这样就意味着要加重自己的负担,将信息明了得衔接起来本就应该是写作者的责任。

高杉尚孝在这本书中举了一个用好逻辑连接词的例子:

以前,我在某报纸中,看到下面这一则简短的报道:

美国总统明年一月份开始进入第二任的任期,(1)国民年金以及税制的根本改革是优先课题。(2)国民年金将导入确定提拔型的“个人结算”,(3)防止高龄化带来的年金财政的缺口。(4)简化繁杂的所得税制,同时继续保持减税路线,(5)长期的经济成长。(6)要努力减少过去最严重的“双重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7)在通往实现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读完这则报道就感觉像是一些句子的简单罗列,没法用来传递连贯的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1)是模糊的衔接方式,因为后面的句子「国民年金以及税制的根本改革是优先课题」读完了,你马上知道它表达的是前一个句子的目的,追加,还是解说关系么?这个地方插入解说连接词「关于执政」来衔接,会比较合适。

(2)是要详细说明第一句中提到的年金问题,所以应该放入延伸连接词「具体来说」来衔接比较适当。假设年金改革和税制改革这两大课题有先后顺序,你可以改为加入「首先」做连接词。

(3)是典型的模糊衔接。从上下文来看,后面那段话并非简单的追加衔接,导入「个人结算」为手段,而「防止缺口」是目的,所以应该在(3)加入「以防止」或是「这是为了防止」比较合适。

(4)开始话题转到税制,如果是追加信息,可以用「接着」,如果有顺序,也可以用「其次」。

(5)应该不是追加说明,所以插入一个目的性的连接词「为的是」来衔接语气(这里不宜加入归结连接词「因此」,因为任期还没开始,减税能否收到效果还不知道)。

(6)突然冒出来「双重赤字」。读者看到这里会质疑:「年金和税制确实都很重要,但是双重赤字的问题也很严重,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而信息传递者在此口气一转,回答原本大众就很想质疑的双重赤字的议题,可以使用让步衔接「当然」等。

(7)也是一种语意模糊的衔接方式。在这里,前后句子的关系应该是和让步连接词配成一对的,也是要用转折连接词,所以我们应该放入一个强烈一点的转折语气「不过」。

现在看看顺过语气之后的文章:

美国总统明年一月份开始进入第二任的任期,关于执政,国民年金以及税制的根本改革是优先课题。首先,国民年金将导入确定提拔型的“个人结算”,防止高龄化带来的年金财政的缺口。其次,简化繁杂的所得税制,同时继续保持减税路线,为的是长期的经济成长。当然,要努力减少过去最严重的“双重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不过,在通往实现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高衫尚孝还整理了一份逻辑连接词表:

顺承与附加.png 顺承与论证.png 转折.png

想掌握好逻辑连接词的用法可以分下面三个步骤来做:

第二个技巧将写在明天的文章「写作类图书主题阅读(2)——《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