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目标
在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每天或奔波穿梭于路上,或坐在电脑前处理成堆的文件,总之紧张而忙碌。而下班回到家中或宿舍,拖着一天的疲惫或继续白天未完的工作,或沉醉于刷刷各种社交软件,然后洗漱睡觉。第二天一切依旧,单调枯燥。其实人生的很多日子都是这样平凡,周而复始。
但我们的人生都有目标,无论大小。你是否考虑过怎样用计划将目标尽快达成呢?
有人说计划不如变化,人生也不可能按照计划发展。也有人说即便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也要制定计划。两种态度,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观。
其实都有道理。前者对计划的态度,客观上揭露了生活的本质,是的,事情的发展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打乱你的预定计划,所以人生怎么可能按照计划去发展呢?也许,没有计划的人生便没有失败。不如走一步看一步,遇事随机应变就好了。
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的态度。在人生面临的苦难面前,想要活下去,就要有希望,而计划与希望相伴。有计划便有希望,订立计划,便代表自己的不认命。而且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追求的目标就是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让每一分投入都花得其所,并且效用越大越好。从这一目的出发,制定计划更是有必要的。
有个案例很有意思,日本有一位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叫山田本一,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采访时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时,山田本一总是非常爽快地回答道:我是凭智慧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的。
人们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之间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而对山田本一“凭智慧取胜”的回答,许多人疑而不信,总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但是又想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智慧,才会让那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山田本一能连续两次拿下世界马拉松冠军呢?
十年后,人们终于从山田本一退役后写的自传中验证了他说的“凭智慧取胜”的秘密。这确实是他获得成功的经验所在。山田本一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正式比赛时,我便按照事先分解好的目标和路程,以最快的速度跑完第一段,再斗志昂扬地奔赴下一个目标,将全程拆解为十几个阶段目标,如此便能轻松跑完。
他还写道:“起初,我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我想,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路程,而你的一个个人生计划,便是人生路上一座座连接你的现在起点和设定终点目标之间的桥梁。有计划的人生中便有无数座这样的桥,它使你的阶段小目标得以最快速度实现。
少了这样的桥梁,人生道路的行走也许便会变得杂乱无章,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看上去无比忙碌,但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走弯路或做无用功,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到达自己想要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没有方向,随性而走,走到哪里算哪里。
而即便你有远大目标,倘若缺乏将其拆解细化若干阶段性小目标并按严格按计划实现的能力,对于你远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也会大打折扣。
比如一些拖延症重度患者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可以将手头本可以三天完成的事情拖延到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完成。对于没有拆解细化的远大目标,只能叫做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很多事情在未来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是,对于有计划的人来说,即便出现这样的变化,也更容易应对。
有计划的工作即使繁重不堪,也能条理清晰,效率倍增。
有计划的生活即使一起鸡毛,也能井井有条。
有计划的人生即使行走艰难,也能临变不惊,泰然处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638179/1122294e97a0250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