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尔文与商业》读书笔记
金融和商业问题不是独立于神学的观念,而是后者的一个延伸。
在哲学思维看来,逻辑层次是这样的,从宗教神学产生出神学,从神学流溢出政治思想,从政治思想流出制度思想,从制度思想流出文化思想,从文化出来宏观经济学,从宏观经济学流出微观经济学,而个人的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则源自微观经济学观点。
所有经济体系和商业文化都具有核心假设,这是支持体系外围的经济变量所必需的。
萨缪尔森认为,一切经济体系都力求解决三个问题,生产什么,谁来生产,生产多少?历史上有两大主要方法来应对这三个困境:集中式和分散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卡尔马克思主张集中式的解决方式,他的假设是私有财产是阶级斗争和奴隶制度的根源之一,追求一己私利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危机,以财产私有为基础的体系的瓦解,在他看来,竞争如铁拳。他摧残工人使他们处境恶化。
我们应当谨慎,以避免不知不觉的认可一切类型的资本主义及其表现形式,他们本身也存在各种缺陷。资本主义结构内部存在着诱惑,引诱人滥用某种范式所控制不到的地方,或者专门引诱人陷入过度的享乐主义。但是社会主义也没有让人变得更正直,或者更能抵制诱惑。
共产主义,自由主义或者环境保护主义都未能使人犯更少的罪。人类犯罪是一个宏观问题,它存在于所有制度,所有历史中。如果说人的有罪性是一条无法回避的公理,那么一切经济制度或商业制度都可以恰当的说成是铁笼子。我们只要弄清楚, 我们被关在什么样的笼子里,什么样的偶像在受崇拜。被滥用的资本主义根植于物质主义的偶像或贪婪之中。被滥用的社会主义致力于自我正义的偶像或者共同崇拜。对假设作真实的评估时,也必须公正的说明哪里出现了偶像崇拜。
圣经当然没有提出完整的,正式的经济制度,但圣经或直接或间接的提到了某些经济事实和政策。圣经还提出了道德框架,在这个道德框架里经营的企业就可获利,就是高尚的,有慈善心的。
首先从创世的角度看金钱,财富以及商业,金钱是一种被造物,他不应该被崇拜,被过分强调,但是也不应该被忽视。与宇宙万物一样,金钱也有其价值和地位,但是如果越出给它设定的那个位置,它就会成为一个崇拜的偶像。加尔文强调,财富作为一种 受造的祝福是有一席之地的,但永远不可与造物主混为一谈。
我们从旧约的智慧中可以看到下列商业前提:
1.以非正当手段获取的财富是无益的。
2.财富本身是不能批判的
3.虽然财富具有优先的长期优势,但也不可将之偶像化。
4.财富不是永恒的。
5.正直的顺服或正义比获得财富更有价值。
财富由上帝所赐,是一种按神的意念创造的事物,财富也可能成为上帝用来考察一个人是否虔诚的手段。虽然人们应该正确的重视财富,按着上帝的呼召是用财富,但决不可将财富当作神来崇拜或看待。相反,它被赋予了工具的职责,目的是荣耀上帝,提升人的品质。
同样,财富作为一种创造物,也被“赋予了繁衍的能力”,那么他就没有理由不结果实,不增值。
对于加尔文的改革宗来说,最理想的一个情况是营造一个经济,法律,文化环境,这种环境鼓励创造,重视创造,保护创造所得的利益和回报,让市场对创造的方法是否正当和有效做出判断。
为了保护商业创造者,必须建立一套适当的法律制度,而承认专利权,智力财产,以及财产权的司法制度是最重要的保护方式。但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提出了一些重要信条,其中之一便是要废除财产的私有制,马克思认为,财产应该是国有的。但是影响政府意向的往往是其他力量,如公投,金融影响力,政府通常不会进行理性成本/利润分析。
人被委以重任,管理上帝的造物,在创世纪中,上帝任命人类为“世界的主人”,从而表现出上帝的形象,上帝将这一权柄赐给亚当和他的后裔,人类在受造之初就拥有了治理权,就是对造物的一切有用方面加以开发,控制,组织,治理,征服, 重新安排,充分利用。人类管理的职责就是改善世界万物,使世界万物往好的方向发展。
管理权暗示着一种工作伦理以及对上帝的义务。一个人如何管理非个人财产?首先是要承认这种财产的受造地位,然后在这种财产上面附上人的利益,最后创造出成果,其中一部分用作种子,以便以后扩大生产。《创世纪》1-3章中的经济学提倡既不浪费财富,也不提倡使财富维持现状。人类被委以管理的职责,这个职责意味着一种对立的平衡:一方面要求享用,治理,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要求保护,防御,存续,做工。另外,管理权意味着秩序与身份之间的一种关系,管理权当中也包括了一种等级制度。管理权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需要工作,相应的,利润也要增加。工作和财富都在上帝的创世中看为好的。工作是好的,但是也有与安息日之间的平衡。安息日提醒人们,上帝是万物的最终所有者,其次,人们需要指定的放松或休息的时间,一切造物都需要这样,使人一直奴隶般的劳动是不道德的。
财富和财产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并认为管理权是上帝授予的,这就能对诸如利润,商业,财富和资产等问题持正确的观点。然后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面临各种诱惑。
堕落之后,与堕落之前的完美经济不同,我们继承的经济文化,其特点就是败坏,劳苦,压迫,报复以及神的愤怒。曾经和谐的经济秩序遭到了破坏,不公正,混乱成了现在经济秩序的主基调。加尔文说:“如果我们都像天使那样,清白无罪,又能够自主而完全的自控,规章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人类是自私的,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遇见到,堕落对商业产生的影响。
败坏催生了工作伦理,人类已经堕落,不再具备以前那种高尚品质了,但是人类以前在伊甸园劳动时,不是被迫的,而且也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种种限制,所以堕落的人从事劳动时肯定有动机的。在已经发生了变化的世界中,与勤奋,有责任心相比,懒散和自私更是司空见惯。因此,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不仅需要工作,还要一种独特的工作伦理,号召人们去工作,就是回应人堕落之后还能做什么的期待。自从堕落之后,内在扭曲的利己主义就成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属性,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工作伦理和激励方式加以消除或加以控制。
如果人类依然生活在那个原初的园子里,这样的约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然而,由于败坏是客观存在的,就需要一种工作伦理,既作为激励机制,也作为奖赏。雇主和工人都会明白,败坏影响了劳动力的诱发水平。因此,制定要求,激励,奖赏(包括扣奖)是这个堕落世界合理问责制的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败坏的存在,就不会容忍非生产力因素。它将懒散视为罪恶的象征,为了达到此目的,不向不工作或工作做的不好的人支付报酬。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遭受这么大的挫折,原因之一就是比较容忍非生产力因素,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目标高,工人的劳动效率低下,又不激励工人提高自身的生活标准,按部就班的将一切财富进行再分配,因此,它并不鼓励增值,不鼓励财富或资产扩张,按照加尔文解释来看,他的挫折是注定的(我国自己就有很好地实例,吃大锅饭的集体主义生产组织方式是行不通的)。
败坏必然使信任受限,要求商界问责制。如果人类未堕落,那么他们的行为和工作本身是完全可信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奖惩措施。但是堕落将罪引入了人类的文化,我们的商业活动与投资决策就会力图建立在常规的问责制上。在成熟的商业体系下面,有个人问责制和组织问责制。
组织问责制的制度化有两大支柱,其一是强大的法律与道德制度。即使是有操守的资本家在自由市场也要受到恰当的法律制度和道德体系的约束,否则经济制度会变样。比如政府弄权,有权势与官僚政治有瓜葛的人,利用政府为自己谋(让笔者想到了我所在的500强公司的关于反腐败法的培训中对于跟政府公职人员的平时社交关系是相当的敏感和避讳的,其实是在避免这种行为的出现,西方社会的经济之所以会活跃与发展,与他们的经济制度乃至背后的价值假设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本身有健全的经济制度的支持,尤其是一些跨国企业,会进行反垄断,反腐败的合规培训,正是基于组织问责上的组织自我约束)。无效制度的一个极端例子,是为了替一些与其密切关系的个人或集团谋利,政府的权力与权威得到了扩大,超越了宪法的限制。最惊人的权力扩大形势,就是不正确的行驶土地征用权--为了公共利益而大量占用个人财产。享受不动产的物主权,并且能够买卖,保护这不动产,这种能力对开拓市场,增长财富是至关重要的。问责制的另一大支柱,便是站在员工角度看,工资,报酬,以及就业选择权的动向不受控制或约束,相应的,站在雇佣方角度看,雇佣员工与辞退员工的权力也就不受限制了。(这个在我国也清楚的看的出弊端,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都是包分配,人们没有自由选择职业的可能,基本上也是不随便裁员,一辈子铁饭碗。)这种变动性必须提出来,这样组织问责制才能有所保障,反之,效率必定受到影响。
人本质上不是社会主义者。约翰.斯泰普尔福德这样总结:“财产共有引发人们对财产挥霍无度,花钱大手大脚,却不愿负担起自己应付的责任。而财产私有则促使人们将财产看做长期资产,它将个人努力与经济回报直接联系起来。”另外,不必看别的,只要看看那两个儿子的比喻,就明白与铁饭碗相随的是懒惰。(太21:28-31)仔细研究加尔文的社会福利观,我们也能够收集到许多与正确工作观有关的信息。比如,凡事获得补贴的人都应该工作。
财富的作用
从道德上讲,财富可以是中性的或这说是好的,具体取决于怎么使用财富,怎么管理财富,以及财富能带来什么样的生产力。一些圣经中的例子增强了我们的思考。财富被赐予,是为了帮助生活--波阿斯,财富是用来支持上帝在世间的工作的--巴拿巴。受诅咒的是自私而不是财富--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圣经赞美利润,提倡创造利润--比喻太25:14-30。加尔文说:“如果一个人懂得心怀感激,审慎有节制的使用他时下所拥有的大量财富,并为取悦耶和华而时刻准备拿自己的一切与他人分享,他还把这些东西按着弟兄的才干分给自己的弟兄,并且又不自负,那么这个人就已经学会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富有的人了。”加尔文认为,使人感到满足的,不是钱的数量,而是对上帝所提供的事物进行管理与使用。因此,在加尔文及其追随者看来,财富既不必然是邪恶的,也非没有信仰的一个记号--就如贫穷不是指责的记号一样。不过加尔文确实在教训说,如果一个人按着上帝的旨意得到了太多--就像波阿斯与巴拿巴那样--这个人就应该用这些财富来行善,用在关键的地方,而且用这些钱时要忠于上帝。虽然加尔文不诅咒利润及货币上的收益,但他还是对进入天堂的富人所面临的困难发出了严厉且公正的警告。
利息还是高利贷,对于这个回答,基于原则“每个人都应该保管好自己的财产,我们在顾及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邻舍的利益。”借贷过程通常要追求利润,但所追求的利润率不可过高。1.在堕落的世界中,人有可能恶意借钱,而如果债权方用远收不回借款,这就演变成了偷窃行为;2,。在一种发展的经济中,如果某人贷款给一个从事生产或者拓展业务的人,那么这种贷款行为是对其资产富有成果的使用方式。加尔文提出,有息贷款归根结底是合乎道德的。
穷人与富人会一直存在。加尔文认为上帝并没有规定社会是无等级的,富人与穷人都会一直存在。上帝也没有让所有人获得同样的收入或财产。
加尔文对堕落之人的描述需要以问责制为基础的生产性工作伦理学。这种问责制必须有一种强大的法律制度支持,而且工资,劳动,机会以及成果还必须能够随意变动。加尔文主义对人类败坏的认识表明,这种弱点是社会主义概念所不容的。人类的恶与社会主义所要求的自我牺牲,利他主义格格不入。各经济制度是按着上帝的旨意制定出来的,上帝将财富,工作伦理以及开放的市场作为少数的有形途径,以便将他的旨意在世间付诸实践。
(感谢主,今年是宗教改革500年,我们回归了马丁路德的95条纲,看到了主啊,这都是你自己的作为,你兴起加尔文做你的器皿,又借助印刷术叫着因信称义的朴实的道理在短时间内传遍欧洲,也借着这样的回顾,看到宗教改革对现代西方世界的民主文明,女权的解放,教育的兴起,经济的繁荣都做了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是你亲自的祝福与保守,主啊,你是历史的主,也求你继续的引导我学习你在商业环境中的心意与伦理,让我不仅是明白,也让我置身在这商业社会中可以活出你的样式,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耶稣基督提供救赎,也呼吁我们提供救赎活动。下面我们来讨论如何使用财富才积极的,有益的,并且有救赎作用,在这之前,有两个重要前提:1)自由是必要的,2)当信徒的现世生活遭遇困难,进入低谷期,需要长期支持他们。
个人自由是使无论是一块地的主人,一家工厂的主人,还是知识产权的所有者,都能够将自己的财产投资带他认为合适的地方。
许多经济事实不单单是商业问题,事实上,他们乃是道德问题或者说价值问题。
在加尔文生活的世代,在政治和教会中都是独裁的制度,社会不久前还只知道君主制的社会,市民几乎没有公民自由权,加尔文的作品为现代公民自由传统奠定了基础。教会管理也是独裁的,宗教改革之前,信徒们处在罗马教会的统治之下,只有教会认可的自由权。基督徒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可以不受限制的按着自己的良知行事,这样的思想本身是一个新的概念,加尔文的教训本质上在支持该思想。
在《基督教要义》第三卷,加尔文提到两类自由,即民事上的与精神上的。他说人类的管理工作是双重的,精神上的管理是内心方面的,培养人在虔诚,敬拜方面的道德,而民事方面的管理则涉及外界事务。教会参与精神秩序的教导与管理,政治上的统治者则处理与民事秩序有关的事务。这样的分工将成为稳定的现代社会的关键基石,他能够很好地保护正当的自由。
就如人只有倚靠上帝才能称义,同样,他只有在跟随上帝之后才能体验自由。因此,从一开始,加尔文的自由观就应该与一切人文主义自由观区分开来。
对加尔文来说,这种属灵的自由观包含三部分: 1.在上帝的律法方面,信徒的良心是自由的,不是靠行为称义。2.信徒是出于不同的动机遵循律法,是心存感激来作为对上帝爱的回报。3.信徒不必只遵守表面的仪式,上帝所创造的美好事物,信徒都可以自由使用,信徒在使用这些美好事物时,只需要按着上帝的旨意,并使上帝获得荣耀即可。
但是,基督徒的自由必须受制于爱律,换言之,基督徒有时一定要自我约束,以免使他人犯错。正如自由律必须受制于爱律,爱律又必须服从于纯洁的信心(爱是通过信在基督里的),因此,在加尔文看来,一种精雕细琢的自由观和伦理观,最大限度的重视启示信仰的纯洁性。随之,爱律吹响了号角,然后基督徒的自由也实现了(这个自由是建立在因信称义上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天然自由权”,在他看来,这种天然自由权就是自由的工作,投资,行事而不受国家妨碍的权力。他写过这样一段话:“禁止一个伟大民族。。。动用一切资源做成他们能够做成的一切,或者禁止他们按着他们自认为最有利的方式使用自己的资本和产业,这非常明显在践踏最为神圣的人权。”他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资本主义思想家,“只要不违背正义的法律,任何人都完全可以按他自己的方式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产业与资金投入任何个人或者集团的竞争中。”但是加尔文也教训说,上帝赐予人类自由不是鼓励懈怠或者沉迷于这个世界。
加尔文也反对自私和短见。
加尔文提醒自己的读者注意,上帝拯救力量的目标之一是要是信徒们的行为准则与上帝的圣洁保持一致。他说,生活的秘诀之一是自我克制,人只有认识到自己以自己的一切能力都是上帝所有,才能做到自我克制。加尔文说,人“说话,构思,或行事时都应当想着上帝的荣耀,我们不属于自己,因此,对我们行为及策略起支配作用的,既不是我们的理性,也不是我们的意志。”基督徒要成熟起来,第一步就是要以更新了的,顺服上帝的心灵取代自私与本能上的冲动,“将个人喜好放在一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受召侍奉上帝。人一旦过这样的生活,走这样的路--学会“在一切事上仰望上帝”--也会把“注意力从一切徒劳的思想中转移开去。加尔文写道:“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心灵在学会鄙视今世生活之前,绝不会起来严肃的欲求,向往来世。”我们要利用所得到的恩赐以及今世的事物,以便实现“创造者造这些事物的目的以及他们所定的命运”每个人都被要求从事一项职业,并且要勤奋工作。约翰卫斯理也提出:先是获得一切所能获得的,再是节省一切所能节省的,然后捐出一切所能捐出的。
(主啊,感谢主,借着这样的读书笔记我也一次次发出惊叹,宗教改革所释放的生命力,在经济,政治,思想等等各个领域,是如此深远又广阔的影响,主啊,求你让我这样产生的敬畏与惊叹的情感不是因为我学习了新鲜的知识,不是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是因为我看到上帝的奇妙与智慧的作为,看到因信称义的自由与生命,主啊,求你归正我的情感,让我借着这一切只为更深的认识你这一位恩典的主。)
保管职责与私有财产
圣经一直都在支持财产私有制,第八诫命--不可偷盗,既认可,也明确保护个人对财产地产以及商业的所有权。同时圣经对保管职责的呼召也是清晰的。与保管者一样,资产(利润的泉源)总的来说是受欢迎的,而且资产的增加(或者说利润)
也是一个目标--这样的目标获得了上帝的赞赏而不是指责。(资产和利润增加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动机和途径,以及如何处置,关键是他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太从事资产增值的事情。)
财富是对得救的充分感恩和赞美
但凡在追求合法收入与正当利益过程中将自己人做上帝之财务的管理者或管家的仆人,也会把自己的财富,利益与财产用来为他人谋利,以此作为对上帝祝福的明证。不少人一旦接受加尔文主义的精神,就会将财富视为上帝赐予的幸运工具,以便为他人谋利。这类救赎是信心的另一个方面,他推动了16世纪日内瓦的工业发展。
加尔文还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慈善观,慈善是一种感恩的记号,人们认识到,他只能拥有上帝愿意给予的东西,当上帝慷慨给予时,这礼物是我们关心周围的穷乏人的工具。加尔文精神呼唤得益者要用自己的物质祝福为教会,社会以及所有真正所要帮助的人祈福。加尔文主义投资者追求资本增值,也有心从事慈善事业。我们接受恩赐就意味着要为神使用恩赐。
投资是一种赎回的职业
投资就是践行接受上帝所提供的,然后赎回他,使他变得更好(尽力恢复他原本该有的样子,虽然只有当主耶稣再来之后才可以完全恢复),这是亚当在伊甸园堕落之前所负责的事。基督徒投资者受召,不但要“结果子,增值”,而且还要用更大的资产基础荣耀主。比如好的投资可能动机之一就是获得更多可用于慈善的钱,以帮助他人。P115
慈善与律法
基督教要义第二卷对于第八诫的论述,我们不可对他人的东西垂涎三尺,还有一层言外之意,即每个人都要用诚信的方式努力帮助所有人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比如做好责任人的工作,工作是公司支付工资报酬购买我们的智力,劳动和时间资产,如果我们应该尽责,如果偷懒,迟到早退不作为,或用诡诈的方法为自己谋利,用公司的资源学习和获得的不与他人分享,据为己有,这也算是偷盗行为,那么看来,凡事都是神的赐予,如果我们不承认这是神的,而是据为己有,不与他人分享,居功自傲,也算是一种偷盗了,虽然上帝赋予我们管理权,但是我们应当清楚,这最终的所有权权柄在神,连我们自己也是神赎回的。)
引用加尔文的一个论述:“如果一个懒散的管家或监工挥霍着主人的财务,无心打理主人家的日常经营;如果他将主人托付的财务不当的挥霍掉,或者无节制的浪费掉,如果仆人愚弄主人,如果他泄露秘密,如果他以任何方式出卖主人的生命或者财务;另一方面,如果主人残酷的折磨自己的家丁--那么所有这一切在上帝看来都是偷到行为。”(这在对待工作中有很大的提醒,我们工作是否殷勤还是懒散,在公司给我们提供资源的时候我们是否好好利用,我们是否帮助公司守护商业机密等等,我们不应该把工作当做偶像,但是我们是否把工作当做上帝给我们的委派,做好我们当尽的责任?)
以不正当手段积累财富就是偷盗行为,因为这会使得一个人财富的积累是以夺取邻舍的利益为前提的。他告诫,不可剥削他人,不可用罪恶的方式贪婪的为自己获取利益(西方反对加班,加班必须严格支付高额加班费,不然就成为公司“偷盗”员工的资产)。也不可为了满足自己的挥霍需求而挣钱。
关于文明社会,加尔文强调,债务人要偿还债务,政治家要维护和平与秩序。教会与父母要在这些方面培养,管理,教育自己的小孩,员工们要为雇主们努力工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阶层和地位”,所有人都要“努力保护,改善他人的福祉,保护并促进他人的利益”。
加尔文在诠释第八诫的时候,不仅表达了对财富最高的敬意,也进一步表达了对他人财富同样的敬意,当然,加尔文没有丝毫支持社会主义或财产国有化的表现。
慈善的典范
从加尔文精神来看,慈善形式多种多样,始于个人对教会的义务,向教会奉献自己。
什一税,资助教会的建筑和工作人员,而且还提供慈善基金,关照落魄的,需要帮助人的。将什一税部分留为己用就是行骗。
人身安全,慈善的下一个层次,摒弃了中世纪的救济模式,人有责任养活自己和他的家属。懒散与无用都为上帝所诅咒。
因此,加尔文借助自己关于职业的教训,以及他所创建的工作伦理,希望慈善意识会引导个体避免成为他人财产的负担。
家庭财产,人们要维持家人的生计,要尽赡养义务,要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要求个人缴纳什一税,用储蓄和投资的办法保障个人的物质基础,努力保障儿女和家庭生活所需。
对这一章做个总结:信者因为上帝的救赎而完全明白了那遍布生活方方面面的基督徒自由(是出于对神的敬畏和爱的自由选择)。因此,加尔文认为基督徒的自由就意味着市场的自由,他不是一种客观,恰当的生存手段,但是信徒敬拜和信徒义务的延伸(因此真正的自由市场是在上帝救赎的信徒中间的商业市场,不是这地上的自由市场)。加尔文对自私自利的指责,以及他对管理工作的大量教训,乃是在这还存在于罪世中的自由的平衡。他认为私有财产和财产权必须得到保护,贬低财产权降低了基督徒慈善行为与牺牲行为的意义,而这些行为因上帝的救赎而产生。财富是一种受造工具,为人所用,他是执行上帝旨意的有形工具,财富是慈善之源,捐献之源,人们因内心的感恩与赞美而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慈善事业与投资有共同基础,两者都是上帝救赎的象征,慈善还是投资的一种高级形式,但是慈善和投资的分级体系都建立在单纯的什一税基础之上。
(感谢主,只有人在被上帝救赎了之后,才有自由来运用上帝的恩赐,管理好财富,使其增值,并将在这个末世努力发挥它起初的样子,虽然很难,但总是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是出于感恩,我们的财富不是止步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这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做个上帝的好管家。并且我们应当殷勤做工,免得变成了上帝财产的盗贼。主啊,这一切都是基于主耶稣和他的十字架才有的救赎和自由,感谢主,这样的恩典,求主真的转变我的心思意念,愿意为他殷勤发挥自己的恩赐,不做懒惰的工人,虽然孩子常常陷在软弱之中,感谢主,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括号内是笔者自己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