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码头笔墨笺语前派诗文

S老师和她四年级的学生

2018-09-10  本文已影响77人  叶麟潇
S老师和她四年级的学生

四年级的某一天
窗外下起了雨,有鸟在树上不停地叫
我坐在简陋的木凳子上,咬着笔帽发呆

年轻的S老师拉大嗓门
提到“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
其实“红墙、黄瓦”一类的例子并不少见
乡下池塘边的某些建筑便是这样
而关于“天安门“,倒是第一次听说
老师的板书,一笔一划地勾勒着

那个时候所谓的明天
其实和老师眼里的小孩一样
在她的精心打理下,一点一点地长大
在广袤的土地上,开出亿万朵鲜花
其次被定义为祖国的春天

到了后来
读到老师讲解吴伯萧《早》:鲁迅在书桌上刻的“早”字

前后左右桌,大家都刻上了各种“早”字,天天比赛谁先到了课堂

识字、朗读、做题、思考
这些年来雨滴仍然在下
粉笔断了写,写了断,小学朗读声依旧

大学毕业后的第四个年头回访
偶然听到熟悉的声音在拉大嗓门
“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
比以往多了一股沧桑,念起来更加费劲
背驼了,头发也白了,逢人打听,才知道这是S老师

其实她认不出我长大的模样
也不记得我小时候的模样
我脑海里关于她的年轻
几乎成为一种落荒的选择

好想回到四年级的某一天
坐在简陋的木凳子上,端正地发呆
她还很年轻,她还有很多选择

窗外,雨断断续续地下
而我没有回答什么,只记得她告诉我天安门的某个瞬间,充满了对现在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