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之秋
吾生于雾都之巅,徘徊于城市之间。在城市之间不经意的时候看见了新生,如刚出生的娃娃,又如身材高大的汉子,亦或者是貌美如花的姑娘。这是怎一派世界,充满和谐之音,弹奏一曲肖邦,笼罩整个雾都。
我生活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很寂静的地方,在那里没有你们想的高楼大厦和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没有辽阔的大草原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有的只是绵绵起伏的高山和鸟鸣青山上狗吠深巷中。
在那里没有硝烟,没有战火,有的只是朴素的人们和金黄色的土地,我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但总有那么一个季节在我心头荡漾,落叶飘飘,落叶飘飘。
小时候,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大山的外面是什么,为什么不沿着一条路就这么去寻找呢?那样不就有了结果吗?只到有一天,我踏上了去首都北京的步伐,才发现以前生活在多么渺小的一个世界里。
小时候,我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也享受着很多农村孩子一般的待遇,吃着窝头捏着泥巴,在田野间在山林中顽皮着捣蛋着,甚至骑上牛奔跑着追逐着,就这样轻飘飘的轻飘飘的。
长大了,似乎缺少了什么,总是想起小时候,就这么望着远方,呆呆的,目不转睛。长大后,我也明白了,我对家乡的思念胜过对自己的爱,家乡的那些味道,特别是那一抹秋,我至今难忘。
总是在暗黑的星空中看见远在故乡的父母,不知道他们最近可好。村老们都说我是农村里的娃,在孤零零的城市之间徘徊,带着一身的志向在不经意的时刻咆哮,咆哮出曾经的影子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也是这么理解,我们都是那么执着,为了那一句不变的诺言。
孩子们都在长大,小伙们姑娘们含情脉脉向昏黑,一疏忽,都成年了。
我们不经意回头望望,故乡的秋,那一抹金黄,带给了我们怎样的青春年华,给予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童真世界。
故乡的秋,那种朦朦胧胧的雾,落叶黄,秋风起,云动日出,秋意盎然,好一派秋之物语。
故乡的云,是娇之子,他徘徊着,浮动着,时而红,时而白,五颜六色的。有时候他也不高兴,心情十分低落,脸是苦涩的,乌乌的,很伤心的,然后哭出了声,流出了泪。
故乡的风软绵绵的,带着羞涩的面孔,悄悄的,静静的,伏过沙滩,穿过高山。抚摸在老人的脸上,秀出了岁月的沧桑,牵着孩子的小手,向着风跑,向着风跑。
故乡的我们,充满了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跑,跑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堂。
秋天来了,新一轮的万物凋谢,太阳的落山,西边出现了火烧云,抬头牵引着带不走的童年。故有人曰:日出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是乎悠哉悠哉!
小时候,门前有一条河,那水是清澈的,鱼儿在水面伏起,时而又浅进了水底,来回之间好似孩子们在捉迷藏。
脚下的土地是父母牵引着红色的线,有时近,有时远,有时看见他们那张沧桑的脸。那土,软绵绵的,捧在手心,暖和和的,穿入心里,笑灿了幸福的容颜,却笑不完那些逝去的流年。
小雨扑打着泪花,收获了,那一双双朴素的手,沾满泥土的手,起了茧满了皱纹的手。金黄色的稻谷,金黄色的梦,蛐蛐笑出了声,老鼠笑弯了腰,人们笑出了幸福,我笑出了笔下最真实的文字,脚下生我养我的土地。
雾都之秋,我满身的稚气随风而逝,消失在大山的那头。在光环与时光的影子里,我们回忆起自己童年时的足迹,微妙,恰到好处,不留一点空隙,映像,只是背影后消失的脚印。
雾都之秋,是苦涩的,朦朦胧睁开了眼,在山野的尽头品尝着别一般滋味的成果。
尘归尘,土归土,挥手告别农民苦,是我们的希望。雾都之秋是一种预兆,也是一种喜悦,它,象征着一场胜利,那种刚刚结束的战斗,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战利品,这就是一份幸福,兹兹然融入心底。
雾都之秋,是属于我们雾都人的,是别人所不能感受的,那种微妙的感觉,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种美,是一种醉,如仙似神,是天然形成的,不加半点瑕疵。
雾都之秋,雾都的孩子们,是娇之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独一无二的,是上帝赐给大中华的礼物。我猜想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如雾都之秋一样,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雾都之秋,是孩子们的天堂,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那一抹金黄,曾牵动着多少游子的行囊。
故乡的秋就这么沉淀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明年又是别一般的风景,它就是雾都的魂,雾都的梦,在金黄的的梦里收获金黄色的粮食,我们不仅仅造梦,还在这金秋时节圆梦,因为我们是雾都之子。
走过很多地方的秋,都饱含中国各色的美,但始终找不到雾都之秋那种微妙的感觉,我想这就是我从小到大眷恋的地方吧!眷恋在那片金黄色的土地上,在那儿,有我儿时的足迹,有我年少时的梦想,即便现在已远去,仿佛还在我身边。
雾都之秋,我心中的梦,我被秋风扶起,带着希望向彼岸着落。那时,我来了,你却走了。看天,看地,看季节深深地暗影。
最后秋走了,冬来了,我们知道春不远了。
然后不舍的回回头,留满地的枝桠,爬进了人家,躲进了云端。小桥流水人家,老人,孩子,男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