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二、俄罗斯流亡文学的成就
20世纪的俄罗斯流亡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五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就有三位是流亡作家。
古土介绍了蒲宁、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纳博科夫四位作家。
1. 伊万·蒲宁

伊万·蒲宁
伊万·蒲宁(1870年-1953)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1933年)的作家,但领奖时,处于无国籍状态。
伊万·蒲宁出身于沃罗涅日市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个败家子,贪杯滥赌,将财产挥霍一空,母亲常难过落泪,后来全家被迫迁居到祖父的布蒂尔基田庄,后寄居外祖母的奥勒尔省庄园,蒲宁的童年在宁静的乡村生活度过。
蒲宁的人生经历可以简单概括为几点:
一是,贵族出生。
二是:家道中落,努力谋生。父亲是个败家子,贪杯滥赌,将财产挥霍一空。蒲宁很早就开始在外工作,他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记者。
三是:名师指导。蒲宁曾受教于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
四是:自学成长。1881年蒲宁在叶列茨县贵族男中读书,但中途辍学,靠自学成才,成为一名出色的修辞学家、翻译家和最具特色的文体学家。
五是:爱情受挫,心理阴影。蒲宁在《奥廖尔导报》社时认识一位名叫瓦里娅·帕先科的女孩,相恋两年,最后因女方家长的反对而分手,蒲宁留下心灵阴影,他的小说大多是悲剧结局。
六是:蒲宁以诗出名,以散文成就。
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1892年出版第一个诗集,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1901年发表诗集《落叶》,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获普希金奖。1920年十月革命后流亡法国。写有近200篇短篇小说。1933年以《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获奖原因:“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以继承”。
七是:终身反感苏维埃。蒲宁认为,苏维埃意味着把俄罗斯野蛮化以及她古老文学的消亡,而非新文化的诞生。
还值得一提的是,蒲宁的作品有很强的根的观念,很强的土地观念,这种对土地的深沉的依恋,在《飘》中有类似的情节。这种深沉的土地情结在俄罗斯作家中独特的魅力。
古土老师欣析了蒲宁的诗:《十月的黎明》。
夜变得苍白了,弯弯的月亮
像把煅红的镰刀向小河边落去,牧场上
睡意犹浓的寒雾
泛出暗淡的银光。默默的芦苇
吸足了水分,腾起氤氲的潮气
晨风吹得芦苇沙沙生响
.....
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如此评价蒲宁:
读蒲宁的作品,你会经常发觉自己有这种感受。色彩产生气味,光泽产生色彩,而声音则恢复一系列非常精致的绘画。这一切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境,——有时是凝思冥想,悲叹忧伤,有时却是轻松愉快,生机勃勃,感到生活充满春风的和暖、树林的喧哗、大海不断的咆哮和妇孺琅琅的笑声。
古老老师强烈推荐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这本书,这是一部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成为备受读者欢迎、长销不衰的散文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