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忍冬笔记

28岁的我,掌握心理账户后,发现裸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2022-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忍冬笔记

你好,我是忍冬。

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是你辛苦赚的 100 元,一个是你路上捡到的 100 元,哪个 100 元,你会优先花掉?

答案是,你会优先花掉路上捡来的 100 元。

因为,尽管两个 100 元的价值是一样,但是它们在你的心里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

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我们的心理账户里,这两个 100 元的价值是不等同的。

什么是心理账户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的这个词,但是感觉就是表面意思,心理的账户。

但是心理账户实际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

我们有这么一个思维误区:人们对待一笔钱的方式,是由这笔钱的来头决定的。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们自己赚一百块钱很难,但是在路上捡到 100 元很容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更加容易花掉捡来的 100 元。

而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 100 元,就不舍得花。

正因为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 100 元,在我们的心理账户上,我们会附上很多额外的价值,比如时间,精力,还有我们的情绪。

这些额外的价值,让我们觉得这 100 元的价值远远超乎它本身。

反倒是捡来的 100 元,我们会很轻易也很想尽快花出去。

为什么心理账户能够调整我们的心态

上面 100 元的价值,就是心理账户的体现,也是我们常常遇到的思维误区。

心理账户就是让我们利用这个思维误区,让我们的心态变得更好。

比如说,你每年存 1 万元,这一万元是非必要但急需的支出,同时也会让你不愉快的支出,比如“罚款”。

如果你事先准备了 1 万元,不管怎么罚款,你都会解决不是什么大事。

尽管同样是罚款,你不会再因为罚款影响自己的心情,同样也不会因为心情不好,导致我们额外的付出。

你会默认这 1 万元,就是用来缴纳罚款的,而且心理没有任何负担。

如何利用心理账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对事实进行建设性解读,利用心理账户,控制自己的支出。

比如你想买一件衣服,这件衣服 100 元,你就得赚到 150 元,才能买这件衣服。

这样你既不会超前消费,也能在一次次“心理账户”中,控制了自己的支出。

总而言之,你虽然无法追回那些已经失去的时间和金钱,但却可以重新解读它们。

你可以提前准备一套心理账户策略,来帮助自己应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最终利用心理账户,达成让自己生活更加美好的目的。

我是如何利用心理账户,发现生活的可能性

忍冬今年快 28 岁了,忽然想明白了自己之后的发展路径。

之前忍冬非常着急,甚至是焦虑,不过看到别的优秀的人毕业后,也会花很长的时间才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于是我对自己 30 岁之前的生活,再预设了 2 年时间,让自己做想要做的事情。

想通这一点之后,我就不再焦虑了。

我开始慢慢构建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以及自己想要为之毕生努力的事业。

同样这 2 年是我给自己的时间心理账户,就算我挥霍了,我也不会心疼,毕竟三十而立。

越是不再焦虑,我发现我能够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尝试之前不敢尝试的方法。

面对工作,我也不再胆怯,我能够轻松地找寻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别人逼着去做。

没有人面对生活会不焦虑,但是我们却能控制焦虑。

或者自己欺骗自己,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生活嘛,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记得点一个赞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