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千文#【11/1000】功率
1 前言
功率是汽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如下3快内容构成:功率提供、功率需求、行驶功率。
2 功率提供
2.1 发动机曲线
功率提供,这部分的功率仅指传统内燃机的输出功率,暂不讨论混合动力汽车。
等效发动机功率=发动机转矩×角速度=发动机转矩×2π×发动机转速
牵引力图
牵引力曲线.jpg所有汽车的发动机的功率输出都只有一个目的:克服行驶阻力,其结果就是提供车辆行驶所需要的牵引力和转矩。
图中所示为车速和牵引力的关系图,概念性地展示了牵引力随车速升高的关系,及爬坡能力的变化。图中数字 2 部分是非稳定部分,此处阴影区要越小越好,以保证动力传递的平滑。
3 功率需求
所谓的功率需求就是克服各种损失的最终平衡。
3.1 汽车基本公式
- 等效发动机功率=驱动链功率损失+滑动功率损失+滑动阻力损失+空气阻力损失+爬坡功率+加速功率
- 其中:驱动链和滑动功率损失属于内部损失,其它属于外部损失。
3.2 驱动链损失
- 对于驱动链来说,最主要的部件是离合器、变速器(驱动器)、驱动轴、轴端驱动器和相关调整或控制系统。
- 在运行中,整个系统中各部件都会产生功率损失。
具体损失系统如图所示
驱动链功率损失图.jpg
- 驱动链功率损失=等效发动机功率 - 轴端功率
- 驱动链效率=轴端功率/等效发动机效率
-
驱动链功率损失的改变与载荷和转速有关,发动机转速越高,在全负荷曲线下,驱动链功率损失是接近线性地增加。
驱动链损失和发动机转速的关系.jpg
对于机械传动来说,下面的几种情况也带来附加的功率损失。
- 搅油损失;
- 轴承和密封圈的摩擦损失;
-
空转齿轮的损失。
此类功率损失在总损失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在车辆全负荷时,基本是2%的附加损失。一对齿轮幅的效率约为0.98,轴端驱动的效率约为0.94~0.98,所以对于一个完整的驱动链来说,忽略空气损失、离合器的滑差,总的效率约为0.9。
驱动系统效率.jpg
3.3 滑差损失
滑差损失存在于驱动和制动两种过程中。判断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滑差,就必须观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和理论速度。
驱动滑差、制动滑差和滑差损失功率.jpg
最大附着系数在所谓的临界滑差时到达,超过此点时,附着系数就接近于滑动系数。
最大附着系数随滑差的变化.jpg
滑差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忽略,当然也会UI最大牵引力产生影响。
车辆滑差率数值.jpg
车的行驶速度越靠近高车速段,滑差越大,同时引起了牵引力的减少。高速时的滑差不应该被忽略。
滑差和速度的关系.jpg
滑差和车轮圆周力额关系。车轮对地面的正压力越大,临界的圆周力值(即最大圆周力)出现得越晚,就是说车轮越不容易打滑。
圆周力和滑差的关系.jpg
3.3 滚动阻力
带充气轮胎额车轮简化道路模型.jpg滚动阻力来自于车轮和地面二者的变形。地面的变形是相当微小的,大多数变形是由充气的轮胎引起的,即可以近似地认为滚动阻力来自轮胎的变形。
图中轮胎外层用一个轮毂替代,胎壁用一些振动学元件如弹簧和减振器替代。当车轮进入轮胎接地印痕时,外毂被压缩,变成直线。弹簧和减振器也被压缩,当车轮离开接地印痕时,又都恢复原状。这些不断的压缩和伸展,使得部分机械能通过内抹茶转变为热能和噪声,这种能量损耗就产生了滚动阻力。
常用充气轮胎滚动阻力构成:
- 轮胎材料在变形中产生的内摩擦,占总滚动阻力的90% ~ 95%。阻尼阻力做功是因为减振的需要,而同时也产生了变形阻力。阻尼功还产生热, 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
与道路接触表面的摩擦和滑动,约占滚动阻力的5% ~ 10%。
车轮的滚动阻力系列公式.jpg
滚动阻力系数.jpg -
变形功的产生原理,弹性元件如橡胶,具有弹性迟滞现象,加载和卸载时,有不同的力和变形路线。
非完美弹性体曲线.jpg
如上图示,垂直的阴影是吸收的变形功,而水平阴影是弹性滞后的损失功。
看一个轿车变形功的损失的具体例子,消耗的变形功与回弹产生的变形功的差值,就是滚动阻力功。
变形功的损失.jpg
轮胎压力分布图(马鞍形分布),有助于我们了解在具有载荷情况下的轮胎纵横方向上的压力分布。
60迈时的一个货车轮胎的压力分布(马鞍形分布).jpg
滚动过程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因为弹性元件的特性,会产生很多不同于飞弹性体的力学问题,比如因为弹性迟滞,在轮胎上产生了附加的力矩。
轮胎接触面额压力分布.jpg
作用在自由滚动的车轮上的力.jpg
举例综合说明:车轮载荷、轮胎压力、车速和轮胎类型对滚动阻力的影响
不同种类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依赖于轮胎形式、胎压、车速).jpg
如图所示:总体来说,轮胎压力增加,滚动阻力减小。在速度130km/h 以下时,滚动阻力基本是恒定的。在130km/h 以上时,是进行性的增加。斜交纹的轮胎和钢帘子布的子午线轮胎相比,在同样充气压力下,斜交纹的滚动阻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