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运营
昨晚看黄有璨的《运营之光》,越看越精神,书中的很多观点,作为运营的我,感同深受。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当下,无论是传统的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万事皆需流量。尤其在今年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大家都被迫暂停营业,但是提前布局了流量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也会小得多,而运营就是流量源源不断的法宝。
但是在一些公司,运营依旧会有被认为是无关轻重的职位。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运营不像技术,可以写代码,开发出产品,也不像产品经理,能够把技术开发出的产品,呈现在用户眼前,更不像销售,能直观带来业绩。在有些人看来,运营就像打杂的,哪里需要去哪里。
我所理解的运营,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她就像是一位负责任的媒婆,她所做的一切,就是让产品(男方)与用户(女方),从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到初次见面,让男方千方百计想着如何给女方留个好印象,而后通过献谋划策,让男方与女方之间产生恋爱关系,难分难舍,保持紧密联系,最终茫茫人海的两个人,在媒婆的作用下在一起了。
其实在如今信息交流如此便利的年代,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运营,简单些的如小区物业群,学校的老师家长群,工作的联络群等等,都像是一个个产品,需要有管理有运营,去发布群通知,维护群成员等。只不过这些因为与我们本身就有需求,所以运营起来就会觉得容易。
而我们平常接触较多的微信群,也是社群,书中也有写到:
一个社区/社群从无到有到成熟起来,我认为其成长路径里有这么几个关键节点:1)创建和初始化;2)信任感与价值确立;3)去中心化,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网的构建;4)社区的“自生长”。
我们也常常会看到,有的群每天很活跃,时不时就想点进入看看,生怕一不留神就落掉了某些东西,而有的群从进入开始,就没什么人互动,要不消息免打扰,要不呆不了多久就想退出。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运营。
一个好的运营,一定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自己所运营的产品,是否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就像书中提到的:
唯有用户与爱不可辜负。
如果每个产品,都用心运营,每个运营用心对待用户,想着自己能给你的用户有什么价值,用户接收到了你的用意,可能这一切就会简单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