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陶艺馆(修改稿)
时间:197/365
四中,有个新的大举措。要发展一项新的特色专业。
去年选派两名老师专门前往景德镇学习陶瓷技术。学成回来,学校专门成立了陶艺馆。由赵老师专门负责。
久闻这个大名鼎鼎的陶艺馆。它从成立之初就成了民勤闻名的大事。引进陶瓷艺术,对我们这个县城来说是个新鲜事。
闺蜜说姑娘想去陶艺馆看看,这想法也激起我的好奇心,也想去一探究竟。
晚上七点过,闺蜜打电话,赵老师这会有时间,可以去参观陶艺馆。我很兴奋。骑上单车前去。
赵老师已经提前去了。我和闺蜜在校门口汇合,一起前去。
陶艺馆设置在学校最里面靠近操场的实验楼一楼西口的大教室里。这里原先是两个教室,我曾在这上过课。现在,两个教室打通,成了一个大室子。
进了实验楼西口楼门,迎面墙上是五个艺术大字“抱朴陶艺馆”,下面是精美绝伦的陶瓷作品的照片,与五个大字呼应成辉。
抱朴的意思是持守本真,不为外物所诱惑。有个成语叫抱朴守拙,行稳致远。意味纯朴自然,有道家意境,行动沉稳,必能到达远方。
陶艺馆取名抱朴,大概是期望学生能在制作陶艺的过程中能保持自己纯朴自然的天性,得天然之意趣吧。
门厅两边的墙上,贴满了学校美术老师的书法绘画作品。艺术气息非常浓郁。
进得门来,一眼望去,室子确实很大,摆得满满的,有些杂乱,应该是东西太多的缘故吧。室子中间摆放着一溜的长条桌,靠窗是两个巨大的水池,各有三个水龙头。在桌子与水池中间,是两排崭新的工具,下面是个箱子,用锡箔纸包着,上面是个圆形转盘,应该就是制作陶坯的工具。赵老师说是拉坯的。
我脑海中不禁出现了一副画面,杨老师坐在制坯器前,机器在电带动下,飞速旋转,杨老师双手轻轻捧着一个陶罐泥坯,神情专注。手上的劲道根据需求有意识的或轻或重,或上或下,陶罐在机器的打磨中变得越来越有型,质地越来越细腻。
这是与赵老师同去景德镇学习陶艺技术的杨老师发的抖音中的视频。杨老师是四中的专业美术老师,长年带美术专业毕业生,经验丰富。
赵老师曾是语文老师,后来是党建办主任,他兴趣爱好广泛,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对陶艺制作兴趣盎然。陶艺馆成立他是主管,由他来给学生上陶艺课,他从此成为赵馆长。
靠墙一边,是一溜架子,上面摆满了陶瓷作品。靠门的架子上是烧制好的成品,各种形状,各种颜色,质地很细腻、轻薄。我拿起作品细细观赏,一声惊叹在心中。
有天蓝色底部飘点白色的小蓝瓶,有温润绿杂点淡淡白的敞口小痰盂,有绿中灰上螺旋白纹的袖珍型小口花瓶……我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对哪件作品都爱不释手,惊叹连连。
这些作品比起电视上看到瓷器珍品,在工艺上没有任何可比性,但亲眼看到这些陶瓷作品带来的震撼却是电视上的画面无可比拟的。
另两个并排架子上是学生制作的作品。有人物,有动物;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有成型的,也有半成品,甚至有不成样子的,这些大概是陶艺课上学生完成的作品。都是毛坯,还没烧制。
架子上面的墙上贴着两句标语:锤炼雕塑皆成器,浴火重生更称奇。两句话容纳了雕塑技艺的广博,更点明陶瓷艺术的精湛在于经过烈火淬炼,浴火重生,脱胎换骨的原因。
这是前室,前后室之间有个博古架隔着,上面凌乱放着东西。架子下面是几个塑料桶,里面有水,下面沉淀的是陶泥,就是用来做毛坯的陶泥。
陶艺馆的后室墙上也有八个艺术大字“体验精彩、陶出未来”。字下面是一块褐色挂板,上面是各种制陶工具,挂板右面则是各种颜料的示范图和配比图。泥坯制成还要在上面制作图案,或雕或刻,或涂或画,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然后烧制出图案精美的陶瓷制品来。
后室靠窗放着两个黑色的像烤箱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传说中专门烧制陶器的陶窑吧。过去叫窑,现在应该叫烤箱或烧箱,我忘了询问具体名称。
看着那些瓶瓶罐罐,还有窗台上摆放的花盆,我开玩笑说,这下我们养花的花盆不用买了,全靠赵馆长烧制陶盆了。
赵馆长接口说:“就怕你用不起。开一次炉,放六十件产品,花盆太大还放不了六十件,然后要烧制六个小时,一次120元钱……”
原谅我文科生,数学学得不好,对数字更不敏感,听他一件一件算,头都大了,那些数字没有入耳,也没记得清楚。就谢了拥有陶瓷花盆的心思,确实有些奢侈呢。
把室子浏览了一遍,我们又回到前室的桌子边,那上面摆放着一些打有小孔的作品,有灰白的,有锗红的,有圆型的,有椭圆的,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
我想到了一种古老乐器埙,随口问道:“这是埙吧?”并随手拿起一个对在嘴上吹,却没有吹响。
赵馆长走过来,拿起一个说:“这是陶笛。”他对着嘴吹起来,一种低沉圆润的调子从陶笛中悠悠飘出,很有韵味。听他吹了一小节,乐音很独特。赵馆长还真是多才多艺,能文能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