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仪式感找回对生命的尊重

2019-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程筠涵

    小时候,每餐吃饭前总要大人先上桌,我们小孩子才能上桌吃饭,不知道这是否算最早接触的仪式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所谓规矩,看上去也是挺有仪式感的,外表温顺内心叛逆的我虽然遵守了,心理却是期待有一天能够完全自由的。

    成年后远离家乡参加工作,最大的体验是婚礼时的敬酒仪式,觉得婚姻是自己的,可是在婚礼上的觥筹交错仪式却是自己不喜欢却又无奈而为。

    前几年前夫的阿姨外婆还有公公相继去世,按照宁波的风俗需要披麻戴孝,做法事,而在我这个当时典型的唯物主义者来说,人死如灯灭,这都是封建迷信,也是做给外人看的,只能强忍自己的烦躁三拜九叩,完成葬礼仪式。

    仪式感在过往我那个叛逆的心里等同于繁文缛节,封建糟粕。我是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虽然有反感,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要探询这些仪式背后的意义。

    人到中年,经历了种种挫折,身心疲惫不堪,不得不停下来参加一些心灵成长的课程,探询生命的意义。当老师引导我们对人是机械体还是生命体进行思考时,当老师讲完课时对我们深深地鞠躬,表达他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时,内在由衷感动和震撼,前半生似乎我活得太粗糙,把自己和家人都当成了机器却浑然不觉。

    我开始尝试慢下来,尝试带着觉知感受生活,对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有了好奇,不再先入为主地进行评判。

    以往很少喝茶的我去体验了七碗茶,从喝茶前的静心开始,跟自己的一呼一吸在一起,每碗茶前的茶诗把我们带入了穿越时空想像诗人卢仝作七碗茶诗时的美好画面,而喝茶时凝神体验茶气从唇齿间一点点流入咽喉再扩散到全身,茶气在身体中游走,身体也经由跟茶融合后出现了每个人不同的感受和反应,妙不可言。

    这种美好的体验,改写了我对仪式感三个字的画面,也慢慢愿意尝试更多有仪式感的事情,自己也尝试把生活中的点滴注入仪式感,比如简单的呼吸,都可以想像你吸气时吸入的是出生时第一口气,呼出的是生命终结时的最后一口气,此时你会发现呼吸也变得神圣美好。

    这也激发了我对仪式感的重新审视和反思,我看到小时候饭桌上的仪式是对长幼次序的维护,对每餐饭的珍视;婚庆仪式的庆典是对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男女结成连理的祝福;而葬礼上的隆重仪式不仅是对逝者亲属的跟逝者重要的告别,更是对每个生命归途平等庄严的纪念。

    同样的是仪式感的追求,当我被世俗标准强迫遵守,我的感觉很糟糕,而当我被引领自主去体验,感觉很美好而且有了一份深入地思考。

    仪式感本身是中性的,心境不同,赋予的意义和价值不同,感觉也完全不同。透过仪式感的体验,我去看到了自己和每个生命的尊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