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界简诗文艺调频

诗写吕后奸夫,夜被刘邦夺命的南唐大学士罗颖——闲读《随园诗话》(

2020-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卷七·八七】

《宋诗纪事》载:“有罗颖者,《题汉高祖庙》云;‘果然公大度,容得辟阳侯。’夜梦高祖召而责之,旦遂病卒。”异哉!果有此事,彼伪撰《天宝遗事》者,明皇何以不诛?

《宋诗纪事》,宋代诗歌资料汇集。清代厉鹗辑。共100卷。录宋诗作者3812家,各系以小传。以事存诗,以诗存人。有关传记性质的事,列余作者小传之后、诗之前;有关诗的本事,列于诗后。无事可采、无他书征引而又有多首诗的作者,则选录其一首或几首,故本书兼有诗选性质,效计有功《唐诗纪事》之体而又有所发展。

罗颖,(907年—972年),字学礼,号沂水先生。南昌柏林人。由南唐入宋。南唐保大二年(944年)榜眼。《全唐诗》第871卷019首《题汉祖庙》(句):项羽英雄犹不惧,可怜容得辟阳侯。

辟阳侯,西汉吕后时左丞相审食其封号。审食其初以舍人侍吕后,夤缘迎合,奉命维谨,渐为吕后所宠幸。高祖称帝,封为辟阳候。吕后 时,任左丞相。公卿皆因而决事,权势极大。后借指后妃所宠幸的嬖臣、面首。 

《天宝遗事》,指《开元天宝遗事》。笔记小说,五代王仁裕撰,共2卷,146条。书中主要记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传说事迹为主。洪迈《容斋随笔》则认为是托名王仁裕的伪作。

【闲言碎语】

读完这条诗话,觉得挺好笑的。罗颖的一句似乎是玩笑的诗,竟引来汉高祖托梦兴师问罪,还把自己的命搭上了。袁枚读到其友厉鹗编撰的《宋诗纪事》里的这条记载,也是觉得挺好笑的,于是,打趣厉鹗:“果有此事,彼伪撰《天宝遗事》者,明皇何以不诛?”可是,在看到了罗颖写下这句诗的前后经历,禁不住为其长叹。——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汉高祖啊!

罗颖是唐朝人还是宋朝人?书本上的记载各不相同。《全唐诗》 第871卷019首收录了《题汉祖庙》,但仅存两句:“项羽英雄犹不惧,可怜容得辟阳侯。”由此可见,清代康熙年间的《全唐诗》编辑者是把他当成唐朝人的。其实,罗颖与唐朝并无关系,他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大学士。《十国春秋》卷三十一有传。罗颖出生于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十月。这年三月,唐哀帝李柷禅位于朱温,朱温登基后改国号为“大梁”,年号“开平”。唐朝由此寿终正寝。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军阀割据时代。罗颖的出生地南昌属于吴国版图。天福二年(937年),吴齐王徐知浩称帝,国号唐,定都金陵,史称南唐。因此,说罗颖是南唐人,绝对不错。当然,罗颖也活到了宋朝,说是宋代人,也算正确。

保大二年(944年),南唐举行科考,罗颖的试卷得到唐元宗李璟赏识,亲自圈定其为榜眼。入翰林院,几经升贬,于保大九年(951年)因为抗御外侮有功授清徽殿大学士太子傅。

保大十五年(957年)二月,周世宗御驾亲征,进攻南唐。南唐多次战败。交泰元年(958年)五月,南唐割地求和,李璟下令去掉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使用后周年号,时为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八月,李璟亲书奏表,内有“外虽君臣,内若父子”字样,激起朝臣愤慨。罗颖亦上书评说,引得李璟大怒,免去官职,放归田里。罗颖被贬回家后,修订族谱,著书立说。

开宝四年(971年),宋已经立国,宋太祖赵匡胤令南唐后主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国主换黄袍为紫袍,见宋使行藩臣之礼。不久,又闻欲诏其入汴。李煜深感惶恐,遂接受臣议,开科取士,以图自强。罗颖此时已经高龄66岁,为了能够为国尽力,毅然报考,但竟然落第。

名声赫赫的榜眼竟然科举落第?这样的结果对罗颖的打击极大。他当然知道,这不是才学的问题,而是政治的原因。他满怀悲愤地踏上归乡之路。途中,路过汉高祖庙,进庙焚香,祭拜之后,心潮难平,激愤之下,题诗:“项羽英雄犹不惧,可怜容得辟阳侯。”言下之意,西汉时期的辟阳侯审食其与吕后私通,汉王刘邦为天下计,连这样的事情都容忍了,而你一个偏安国主李煜在国难当头之际,却容不下我一个忠心报国的花甲老人,内心感到十分悲凉。写过之后,又觉得对汉高祖有些失敬,“顷之,辄自免冠,鞠伏。”给汉高祖在天之灵道了歉。起身后,他踉踉跄跄的走出庙门。长途跋涉回到家乡,数日而殁。满腔报国热忱的一代英才,就此陨落。

开宝六年(973年),南唐后主李煜在赵匡胤的授意下,毒死了南唐名将林仁肇。过后,又深感自毁长城,极为后悔,归罪于己。此刻又听说了罗颖之事,觉得忠臣难得,当初不该处分,遂颁诏对罗颖被免职一事予以平反。“特封为豫章开国郡公,食虚邑三千户。”读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罗颖最后的结局还不错,终于平反昭雪了。其实,这都是专制统治者惯用的招数,生杀予夺,皆基于眼前形势与统治需要。无所谓是非标准、正确错误,一切均由朕意而定。假如你仅仅知道李煜工书善画,能诗擅词,文艺范十足的一面,你就是小看他了。为何给罗颖等过去的主战派平反,恰是在其屡次求和被拒,不得不扩军备战之际。说他不懂政治的人,恰是自己不懂政治啊!只要发生在皇宫禁地、朝堂之地的事情,那一样不在讲政治呢?刘邦容忍审食其与吕后私通之事,难道不是因为政治所为?你品,你细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