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圈原创集

宝宝的奇妙世界:从性格、语言和观念形成理解孩子

2019-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慧环

今天终于看了慕名很久的BBC纪录片《宝宝的奇妙世界》,因为之前一直看到很多公号推荐,打算自己来好好感受一番。纪录片一共有三集,我先看完了第一集。第一集主要呈现了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1岁半婴儿在性格、语言、兴趣和观念形成方面的不同,借此探讨了人在成长阶段最基础的要素。

性格受基因影响,但也会被环境反馈所影响

性格是一个人在面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在心理学研究中,科学家就发现、总结出了婴儿基本的三种性格:易兴奋的、冷静的和谨慎的。



在测试的时候,有些宝宝对于跳动的玩具特别兴奋、有些反应不大,有些比较焦虑甚至快哭了,这些都是正常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这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后续我们大人和环境对于孩子的反馈,也在塑造他们性格多元的一面。比如,一个孩子的基本面是谨慎的,他面对新事物会比较紧张。家长的安慰或者鼓励,能减少他们的焦虑,也会让他们更愿意去尝试。下次面对更多这样的情况时,他们会更加自如。

孩子的语言发展取决于照料人跟他所说的词汇和对话量

小朋友们虽然在1岁以前不太说话,但1岁半那会儿突然就变得非常多话。孩子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他们平时接触到的语言和信息组成,主要是照料人和他们说的话。

影片里21个月大的英国小男孩派西的家庭,在第一天时,妈妈和他说了13000个词汇,孩子则回应了2500个。第二天在实验鼓励家长多说的前提下,妈妈的词汇提升到了13700个(5%提升),而孩子则说了2800个词(13%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天他们的对话来回增加了38%,是个很明显的提高。
影片之外的实验佐证,照料人跟孩子的对话量越多,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越快,之后步入学校也会有更好的表现。这里不仅仅指爸爸妈妈,如果小朋友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只要爷爷奶奶能做到经常和他们对话,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很可观的哦。


有人会问,那如果是放录音呢?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华盛顿大学的库尔教授做过类似的双语研究,如果是放视频,孩子没有真人的互动,语言能力是不会有提高的。

孩子没有偏见,偏见来自于环境本身

科学工作者们还原了20年前的一个实验,测试孩子对于性别的认识。他们会先用猴子演示若干动作,比如打扫、抱孩子、哄睡、疯玩和修车,然后让孩子决定用爸爸玩偶或者妈妈玩偶来重复动作。他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对于打扫、抱孩子、哄睡和疯玩都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爸爸或妈妈玩偶都会做这样的工作。修车则是更多孩子选择了爸爸玩偶。

20年前,更多的家庭是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比如妈妈打扫、抱孩子等等,但随着现在更多爸爸参与到家庭养育中,男女活动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显了,而孩子们在环境中感知到的也是爸妈并没有很大区别。孩子是社会性动物,他们敏感、不自觉地吸收着环境所反映的信息,也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了出来。所以我们作为孩子主要成长环境的塑造者,是不是应该首先审视自己的环境,是否给孩子带来了足够包容、健康、无偏见的氛围呢?

基因塑造基本面,环境改变后续大脑发育。我们在孩子飞快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性格、语言等要素的先天差异,也可以看到这些要素在环境中的变化。有宝宝的朋友们,也时常会感慨孩子所带给他们的震撼。我们的世界对于婴儿来说是奇妙的,他们眼里的世界在我们眼中也是丰富而特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