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 收藏浪淘沙诗评解读

诗评 | 桃花岛诗人(第5期)

2018-02-08  本文已影响126人  路人锋
桃花岛 欢迎光临桃花岛,这里有一群人,热爱诗歌,热爱自己,热爱生活,因诗聚在一起。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在“岛上”相遇,何止回眸千次万次。“重温桃花源,向往桃花岛”。这里不止桃花盛开,而是百花齐放。如果有缘,您读到这篇诗评。欢迎关注《桃花岛诗歌集》,这里定有您喜欢的诗与作者。 — 题记

窗台

作者 | 公子非

窗台是自由的,
微小的自由。
它是时间的见证者,
旅行于你的
目光深处。
阳光抚平它长满青草的额头,
雨中狂奔的灵魂,
早失去对它的记忆
在墙角
忧郁地生根发芽。
它早已习惯,
你眼底流出漆黑的水,
像对面天桥上
盲人的浅唱低吟,
只引来沮丧的回应。
它在旅程的尽头
和晚归的路人交谈
如黄昏里陈旧的钟声
在你的不经意间,
拥抱一朵
不会绽放的蔷薇。
打开窗户
它安然承受
白天和夜晚相互凝望

— 原文链接:《窗台》

诗评 | 让读者享受到“美”的艺术

作者 | 路人锋

于众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生发诗意,这是诗人洞若观火的敏锐,也是诗人的职责。有的诗人擅长主观变形的意象去呈现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有的诗人则喜欢表现客观自然的意象,让意象自己发声。不同的表现方式,本无优劣之分,便不可厚此薄彼。

公子非的诗歌就处于这两者之间,既有客观自然地表现,又有主观变形的意象。全诗借用窗台这一核心意象,取其形,画其意,表现一种“卑微、自由、宽容”的精神品质。它不仅表现的是一种人格,也表现一种精神:卑微而高尚。

全诗用反衬的方式,突出了“窗台”卑微而高尚的精神。比如“雨中狂奔的灵魂”与天桥上“盲人的目”,都是表现出对窗台的无视。只有当人们疲倦了才会想到它,才会与之交谈。最后一段:“打开窗户它安然承受,白天和夜晚相互凝望”,是对“窗台精神”的升华。“安然”二字,让人动容,你是否曾经也有过与“窗台”相似的体验?

总之,公子非这首短诗很精致,读之很美。创造“美”,让读者享受到“美”的艺术,也是诗人的职责之一。

谢谢您的阅读,下次再会......

诗评回顾:

桃花岛诗人:(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