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黑暗中舞蹈》:在黑暗中的孤独与团结
文/z小秘秘
19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曾经是历史上一段非常黑暗的时期。回望过去,人们可能已经无法深刻共情当时背景生活下人们的绝望和悲苦。1930年代已然成为过去,过去已然成为历史,对于享受着当前繁荣境况的人们来说,这段历史似乎也无需再提。
和经济的衰落相反的是,在1930年代,文化和艺术领域却意外地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作者莫里斯在本书中,通过探讨文学、电影、音乐、摄影、舞蹈和设计等领域的作品和核心,意图发掘出答案,并重新赋予了这段黑暗历史以新的意义。
01 现实贫穷
在大萧条来临前,贫穷或者贫穷的群体好像从未受到过格外的关注,然而,当大萧条确确实实出现时,人们在一夜之间瞥见了它,以至于在一瞬间就陷入了贫穷的个人恐怖之中,无法动弹。
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的关于描述贫穷主题的作品。比如迈克尔·戈尔德和亨利·罗斯,以个人亲身经历的贫穷作为写作素材,真实地揭露了介于个人感受意义上的现实贫穷。而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又展现出了一个新的面貌,他淡化了作品中个人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贫穷集合体,更多强调的是个人到集体的转变,从怯懦到团结的转变,不过多地强调个性和个人,将个体泯于众人之中。
除此之外,书中还罗列了比如乡村与城市、种族差异等导致的对于贫穷的感受经历差异,由此衍生出来的作品同样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如詹姆斯·艾吉和厄斯金·韦斯特都试图在自己的作品里重新赋予人们人性的尝试。
尽管有那么多不同的作品,但从中依然可以看到,其中大都呈现出人们在现实贫穷打击下同样的悲哀、压抑、绝望、不自信和不安全。贫穷并非是个人的。
02 精神破产
人如果依旧保有完满的精神财富,其现实的贫穷依旧有克服的可能。但如果精神上一旦遭遇崩溃,则极有可能诱发从此的一蹶不振。
“美国梦”这个强大精神支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功地巩固着人们得信念,直到大萧条的出现,使得这个梦想看起来令人怀疑甚至破碎。加之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存在:勤奋勇敢就能成功,失败那必然是懒惰和恶劣差劲所致。于是,美国梦的破碎加上大萧条的冲击,使得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自我的审视和怀疑。比起现实的贫困,精神的破产更加难以挽救。
一些在现在看来题材老旧的作品和电影却在那时不断涌现和深受欢迎。有提供了使人有愿望成真途径的黑帮电影;菲茨杰拉德的不止强调金钱、权力和地位的作品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虽然从现实来看,人们依旧一贫如洗,在不断地成功与失败之间,他们依旧渴望成功和恐惧失败,但在这些精神式的鼓舞下,人们至少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03 新的意义
在我看来,作者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再现1930年代的大萧条而大展篇幅,过去的历史、不同地域的历史,对于现如今可能同样悲哀和绝望的人们依旧有精神意义。在经历过世界范围疫情、经历着经济下行,以及身边不断涌现的失业潮和悲观发言,个人的抑郁和恐惧被逐渐放大,甚至时常觉得孤立无援、寸步难行。
而《在黑暗中舞蹈》所展现的,所有这些,让个人再一次在失望中找到集合,找到团体,找到团结和共同奋进的力量。如本书序言一段:
“所有这些为生活停滞不前、惶恐、失去希望的人带来了智慧、力量、品味、风格和活力(最主要是活力)。他们经常出发上路,但实际上无处可去。‘就只是往前走’,一个人被记者问到目的地时曾说。”
另外我还想引用一段阿尔贝·加缪的话作为新的意义的总结:“不过,一个断定人类的生存处境颇为悲观的思考者,为什么不能感到他与他那些被奴役的同伴团结一致,并且从中发现行动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