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和考古
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阁老坟一带依山傍水,历来都是墓葬的风水宝地,周围村庄里有一批人,白天游荡,晚上盗墓,挖出了很多陶罐和玉器。其中有位年轻的村民,大家称他为“一刀”,是镇办公室周主任的初中同学,是盗墓贼中的一员,这伙人没有考古知识,挖到的东西不懂其价值,有时会偷偷请教周主任,顺便送他一个玉佩,两个汉罐。周主任曾问我要不要买块有沁色的玉珠或玉佩,我说不要,不管它价值如何?坟墓里出来的东西看着都瘆得慌,更不要说佩戴上身了。
阁老坟被盗得厉害,属于明朝的墓葬,估计也没有考古价值,至今也未组织挖掘。后来在宜南山区进行过骆驼墩考古,从挖掘出的物品认定是良渚文化遗址之一。我对考古有一点兴趣,最近听了几个考古方面的课程,觉得蛮有收获。
上古时代没有盗墓贼,因为生产力不发达,也没有丧葬文化,墓中没有陪葬品,挖坟没收益谁愿意去浪费气力呢。那时有毁墓,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二次葬的习俗,埋葬一定时间后挖出来,拾骨重葬。二是若干年后忘了里面是先人的坟墓,挖坑后才发现,只能坟上加坟。
厚葬习俗源于儒家文化,事死视生,死亡不是没有了,而是开始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所以生前过得怎么样,死后的享受一样也不能少,于是墓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这样盗墓的行为就产生了。为了防止墓盗,帝王们的陵墓设计出许多防盗措施,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免不了被盗的命运。从私盗发展到公盗,集团性作案,比如项羽、赤眉军、董卓、曹操,直至民国的军阀,都把盗墓当成发财的手段。
防盗墓最好的办法就是薄葬,最早提出薄葬的是庄子,以天地为棺,星辰为玉,上为鸟鸢食,下为喽蚁啃,何厚此而薄彼?汉代也是提倡薄葬,所以汉代陵墓盗窃较少。白居易曾写诗:“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可怜宝玉归人间,暂借泉中买身祸。奢者狼籍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灞陵原。”
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盗墓贼叫不准,他在汲郡挖了一座战国古墓,摸黑抓了一把身边的竹片点燃照明,拿了可以换钱的撤了,很快当地人发现墓葬附近的简牍残片,但竹简上的文字是先秦古老文字,无法识别,上报官府,引起朝廷重视,装了数十车到洛阳,晋武帝下令整理这批蝌蚪文,历时二十余年,终于完成此项庞大工程,“汲冢书”又称“竹书纪年”,成了非常珍贵的文物,“不准”成了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盗墓贼。
继西晋的不准作为正史留名之外,有一位在中国盗墓史上极有份量的人物,他曾以一己之力给几乎所有唐代帝陵带来不可逆的毁灭性打击,这个人就是著名官盗:温韬。他在镇守关中地区的七年里,提用职务之便,明目张胆挖遍了关中所有的唐代皇陵,赤裸裸地打劫了全部珍宝,包括中华文明的瑰宝如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钟繇的书法真迹,直接导致了它们的失传。
除了盗墓还有人为毁墓,一是为了报复比如伍子胥带吴兵杀回楚国后,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二是为了政治博奕,比如南越君主赵佗本是河北真定人,祖坟在真定老家,汉使招降时就用“掘烧王先人冢”相威胁,拉拢时必提“修治先人冢。置守邑,岁时祭祀。”赵佗撕破脸时解释理由:“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三是当成惩罚措施,自武则天起,唐睿宗、玄宗、代宗都有下诏毁墓的举动,比如上官宛儿。
到了宋朝出现了金石学研究,就是用鼎上的铭文,石刻来印证历史。最有名的是吕大临的《考古图》。吕氏家族在汲郡,就是出土汲冢书的地方,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北宋中期,吕大临的祖父吕通赴长安为官,后葬于京兆蓝田,吕大临兄弟四人先后登科及弟,声名远扬,世称“蓝田四吕”,现在的西安碑林就是吕氏兄弟奠定的基础。当时南有“三苏”峨眉苏氏,一门三杰,文章擅天下,北有“四吕”,政治上有地位,老二做到宰相,其余三位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关键不仅在政治上得势,文化学术研究上,经学、史学、金石学、文学等方面都有优异表现,四吕个个著作等身。吕大临的《考古图》是中国考古的鼻祖,吕大钧的《乡约》在白鹿源上留下痕迹,影响深远。
宋代是金石学的黄金时代,从皇帝到士大夫都热心金石学研究,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十卷,宋徽宗命人编的《宣和博古图》三十卷,有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妻修编的《金石录》
元代、明代对金石学的研究中断了,直到清代才复兴。士大夫们本着“为往圣继绝学”,也为了逃避文字狱,寻找精神寄托,把精力放在了金石学上,出现了很多重大的成果。
金石学和考古学相比,有许多的缺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
金石学研究虽然有很多成果,但缺陷也很明显:一是研究对象很有限,只是为了证经补史,修正文献错误,所以只关注青铜器或石刻上的文字内容,其次才是器物本身。二是研究对象信息缺失,士大夫远离坟墓,通常都是从盗墓贼手中购买物品,所以信息破碎。三是对古代遗物破坏严重,懂行的不到田野现场,到现场盗墓的不懂行。
考古学是田野考察,古墓的地址位置、坟墓结构、陪葬排列、所有物品等内容全部还原鉴定,记录和考察墓主人的生活时代、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水平,文化宗教等丰富的内容。
考古不是合法的盗墓,而是历史的客观印证,可以把那时的价值传递过来,让我们产生自豪感,让我们知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