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篇-你真的什么叫财富自由吗?

2021-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弗兰基的自由之路

如果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必然没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下去。进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进而行动错误,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活。

--李笑来

所以说,如果我们要实现财富自由,首先要它的清晰准确且有指导性的定义。

很多人觉得财富自由就是有花不完的钱,这个定义有些问题,因为很多钱是多少钱呢?

最新的财富自由标准

这是胡润研究院的最新的一个标准,首先不讨论这个数据的严谨与否,但是个人看来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可以看看,做到一个心中有数。

首先,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重庆的我肯定是远远没有达标的。1200万元,家庭税后收入40万。(如果继续在邮轮上工作,也还是差一些,而且邮轮上工作还不用缴纳个税,就这样还没有达到)

但是这个数据只有一定的参考性,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标准不同,想的也不一样。在老家农村,其实只要有个20万元,很多人其实就已经达到了财富自由了。因为他们的物质欲望不是十分的高,自己种菜,自给自足。20万元,如果按照年化3%来计算,一年也有个6000元,在我们那儿已经是够了。

那么,这个栏目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想不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在我看来,还是需要有被动收入,让自己的被动收入可以比较稳定的覆盖自己的日常开销,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做不是为了赚钱的事情。

房产:例如拥有一套房子,这套房子用来出租,每个月就可以有固定的房租,房租收入就是“被动收入”。

利息:其实存款的利息也是“被动收入”,不过银行存款的利息太微薄了。可以考虑通过贷款来获得更高的利息,但贷款有风险,贷出去了,收不回来,血本无归。

股市:这不是指“炒股”,炒股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且有风险。这里指的是长线投资,看准一个质优股,长期持有,通过分红或者长期的增值获利。获利比储蓄多,风险比贷款低。

投资:投资到基金和保险中,也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前面几种都是用钱来生钱。前提是先要积累资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资本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付出的过程——付出劳动、付出时间、付出青春或者其他…..

企业:投资运营一个企业,找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定时获得企业分红。下面两种则是通过知识的增值来获得“被动收入”。

知识产权:例如写了一本畅销书,多次再版,每次再版都获得一笔可观的版税。或者一篇文章被很多媒体转载,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稿费。

网络、IT:因为兴趣爱好建立了一个Blog,不小心成了知名博客,访问量大增,网页上的广告带来了不小的额外收入。其实Web还是为实现“被动收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文详细研究。网络收入分成广告收入和内容收入。广告收入上面有说,内容收入的例子如:单词魔咒下面这种是最接近“不劳而获”的。

捐赠:很多小说、影视作品中,总是出现某些人意外获得一笔巨额遗产,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应该是极少见的。多数都是获得一些小小的红包、礼品。

财富自由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我实现财富自由之后会做什么呢?

买一辆房车,和老婆一块儿自驾游全中国。当然了,钓鱼也要到全国去钓。

重新回到游轮上,当然这一次会用旅游的方式,去看看以前去过的那些地方。

可以让父母一年一次的旅游,不管是出境游还是国内游,旅游还是需要的。

财富自由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