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分析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曾经的小米手机!

2016-08-31  本文已影响17人  包云东

小米、杜蕾斯因为产品属性与两性结合,特别容易产生话题,所以能够产生覆盖面极广的传播效果。制造话题和营销模式的创新不是适用于所有产品的,比如说厨师机的用户群体在中国非常少,说再多也是对牛弹琴。不管是杜蕾斯,还是小米,他们所谓的不投硬广并不意味着没有营销预算,相反,有时候社会化媒体的费用要超过硬广。因此,创业公司不要对新媒体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要结合自身的产品特点和营销诉求,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更精准的传播。

小米手机初期的成功源自于口碑。最开始雷军想把小米打造成手机圈的“海底捞”。小米的成功我们仔细去分析,可以说是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以及竞争战略上的创新。

一、营销模式创新

小米手机除了运营商的定制机外,只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最大限度地省去中间环节。通过互联网直销,市场营销采取按效果付费模式,这样的运营成本相比传统品牌能大大降低,从而最终降低终端的销售价格。

二、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所有手机厂商的商业模式都是靠销售手机赚钱,包括苹果、三星以及国内的华为联想甚至是深圳的山寨厂商,在商业模式上,小米也可以跟传统手机厂商一样靠硬件盈利,但雷军不,他选择把价格压到最低、配置做到最高。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更在意的是用户口碑,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盈利自然不是问题,最后也许小米公司只卖出100万部手机,但是却吸引到了几千万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小米是自己的手机品牌,并且自己有系统级产品服务,能让用户不仅是自己的手机用户,而且是自己的系统用户,这样发展起来的用户就有价值了。其实从这点上说小米与苹果已经很类似了,区别是苹果的利润主要来自硬件,而小米却不靠硬件赚钱。

三、竞争战略创新

一个小公司,当没有资源、没有品牌、没有用户,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必须找到一块最适合的战场,让大公司看着眼馋,就是不敢进来。

显然,小米正是找到了这样的一片蓝海,小米在不靠硬件赚钱的模式上发展手机品牌,软硬件一体化,定位中档机市场2000元,价格不高不低,基本配置还往高端机上靠齐,甚至领先。这个产品空间以及利润空间的考虑下,其他厂商不太好进入。再加上小米也赶上了智能手机的爆炸增长期,也赶上了强劲实力手机品牌NOKIA和MOTO的倒下。因而小米在前几年销量一路猛飙。

备注:本文来自包云东编著书籍中案例分析部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曾经的小米手机!转载庆保留版权。谢谢合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