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岁月(二十四)
(二十四)
文丨洇雪
案件审判了一上午,刘家旺最终放过了他。刘家旺走在回家的路上,琢磨着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他会不会纵容坏人变坏,而且刘大力的本性不善。刘家旺不光是原谅,他还差点把刘大力叫来园里,因为刘大力哭的伤心,而且又有年幼的儿子和年老的母亲。陈海棠说:“这件事不要急于决定。”陈海棠阻止,大概有相同的顾虑,不是有句俗话一一学坏容易学好难,如果一个人的劣性深入骨髓,你要去改变那是很难的。
刘家旺刚把刘大力抛到脑后,刘大力却跟上来了。他拉住刘家旺的手,说了一连串感激的话,之后,他说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去刘家旺的果园干活。都是刘家旺的同情心惹了麻烦,刘大力有足够的把握。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他的苦难、他的命运和坎坷经历,诉说完这些,他又开始夸赞自己的能力。这些内容只在他脑袋里一转,就流利、顺畅地表达出来,就像审判会上的多个面孔多种表情,让人不敢想也想象不到。
刘大力最后发誓他愿意干任何活,说得真诚而感天动地。刘家旺又被打动了,凭他的心肠,他肯定被打动,不光他,如果现场有第二个人,也同样会被打动。但刘家旺感动之后,又清醒过来,他想到了陈海棠的话,就说现在不缺人,等过段时间。刘大力追问什么时候,刘家旺一时又回答不上。
刘家旺见到这张脸、想起去年的事,顿生厌恶,但当刘大力再次提到他的母亲和儿子,又非常同情。养儿、孝母为最大的责任,如刘大力能履行自己的诺言,那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刘家旺回过来想想,打算试一试,便说:“我和父亲商量下。”刘大力说:“好,明早我在这等。”
刘家旺回到家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刘老汉只认真的听,没半点责备,他不是不知道刘大力的为人,但他更了解自己的儿子,如果阻止他去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会让他不安。
“这件事你决定了就可以,爸没意见。”刘老汉说。
“爸⋯⋯”刘家旺拖长了声音,用一种沉闷的声调问父亲,“我是不是做错了?”
“如果能够让他有所改变,你就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
“以后会怎样,我也不知道。”刘家旺很矛盾。
“相信自己。”刘老汉鼓励道。
第二天,刘大力剃了胡子、理了发,对全身做了一个修整,然后神气十足地站在昨天那个地方。他朝这边张望,待刘家旺出现,就快步走过去,恭敬地递了一支烟,叫了一声“刘总”。刘家旺被这派头和举动吓坏了,他说:“你这是⋯⋯”刘家旺由于心急,说出口后又不知道要问什么。
“去园里干活啊!”刘大力以为刘家旺要问这个,便高兴的回答。
“干活穿这?”刘家旺接过话。
“昨天新买的,就穿一会会。”刘大力嘻笑着说。刘家旺不但反感刘大力的着装,还反感他递过来的烟。那是高薪职员才舍得买的高档烟,他瞪了一眼。刘大力看懂了他的眼神,忙解释:“这也是昨天买的,就因为开心。”
“你是来干体力活的,以后穿些旧衣服。把烟戒了,另外,你叫我名字,这里没有什么‘刘总’。”刘家旺劝诫。刘大力大嘴一咧,嘻嘻地笑,他分明就是一个圆滑、粗俗的人。
刘家旺把刘大力带到果园,领他熟悉环境,告诉他该做哪些事,怎样做。刘大力每到一处,都皱皱眉,感到失望,不过他还是夸赞说很好,他会努力干。刘家旺最后把刘大力带进小木屋,说刘大力可以搬过来同住,加张床。刘大力上下打量,立即表示在家住着方便,不影响他。
刘大力虽恭维,但决不会委屈自己,他看见房子又小又简陋,根本就不想来。
刘家旺尊重他的选择,他给刘大力移过一张櫈子,让他坐下细谈之后的事,刘大力最关心自己的做工时间、假期和工资,刘家旺给的合情合理,刘大力又往上加了一点,刘家旺不计较,他更希望他能改恶从善,用自己的劳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
“好吧,如果没有别的事,我们就开始了。”在没有别的可谈的时候,刘家旺这样说,并从门后拿了一件灰色的烂了袖子、口袋只有肩部完好的衣服,操起镢头。
“我呢?”刘大力起身问。
“你一起。”
“要不,今天先熟悉下,明天开始。”刘大力说。
“行,你四处看看,我走了。”刘家旺走出几米远,刘大力感到没有这个理,便拿起铁锹嚷嚷着跟上。
果园从东到西连接三座山,两个坡头有一里远。园里没有杂树,只有苗木,苗木从栽下到现在,已经伸展了枝丫,长了树叶。叶子现在这个阶段慢慢泛黄,有的已经干枯,这是由于天气的原因,但也因为缺水。刘家旺之前虽然安装了浇水设备,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他要找到理想的水源,然后把它引来这里。
刘家旺边走边想,边想边看。从上午到中午,他在果园及附近转,刘大力跟在身后。刘大力急性子,没有一点耐心,更谈不上细心,刘家旺教他,他也懒得动手,只是唯唯诺诺的附和。临近中午,刘大力因为天气炎热,提前结束了劳动。下午,刘大力又出来,又提前走了。
刘大力走之后急急忙忙去了邻村,在那里有一件事等着他处理。实际上,刘大力在来这之前,有一份工作,也不能叫工作,也就是一份用来打发时间和满足他精神需求的杂工。刘大力作为农民,却与农民没有任何可以真正联系得上的情结,他需要的精神世界,是那种看起来威风,又不花费力气,还能够和他所认为的“达官贵人”交往接触的生活。前段时间,邻村正好修建水泥马路,这条路经过刘家村,刘大力便四处打听,找到了承包商,极力推荐自己可以帮着照看。所谓的照看就是在修建过程中,发生与当地村民冲突的事件,他就站出来说说话,调解调解。而刘大力匆忙去处理的,正是这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