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书香每期主题优秀文选东篱煮酒

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名传天下

2023-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古云梦泽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1期“名”专题活动。

有个笑话,说艺术家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画值钱,有人说人死了就价值连城了。后来这个讽刺梗在许多地方见过,但我却一直不了解梗从何来,直到我看了《梵高手稿》。

梵高很有名,远在东方的历史书上有他的大名,谈到艺术他是跳不过去的一页,此外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中也见提及,比如有一首歌叫《梵高先生》,周杰伦在《最伟大的作品》的歌词里,也提到了梵高。他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现代艺术的先驱。他是如此著名,但他的生前却非常卑微。

《梵高手稿》这本书结构很简单,引言加七个时期共150封左右梵高与亲友(主要是弟弟提奥)来往书信构成。从1875年到1890年,完整地记录了梵高从决定投身艺术创作,到逐渐风格成熟,到最后没有征兆地突然自杀身亡的全过程。

梵高,1853年出生,童年的梵高,调皮贪玩,并不受望子成龙的父母喜欢。直到二十多岁,他才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为艺术而奋斗。这本书的信件从1875年,也就是梵高二十三岁时开始。

梵高没有受到过正统的绘画教育,所以在一开始他就非常注意基本功的锻炼,例如:使用各种画笔画素描画,人物画;研究色彩、形状和人体解剖学。他常常对某一主题重复画上几遍。

在这一时期的信中,梵高就表现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他常常能注意普通的风景中让人感动的地方,而且他对环境的描写充满散文般的诗意。他喜欢乡村,喜欢画乡村的自然风景和乡村的人。他在矿场传教时,特别关注矿工的生活,他画了许多矿工的素描,以及矿场的自然风景。他喜欢把笔触对准那些微小的劳动者。

早晨去特楠格林的路上真是漂亮,栗树、晨曦和明亮的蓝天,映照在泰晤士河上,草格外地绿,周围回荡着教堂的钟声。
最近常常画到深夜,画下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人和物,我在初次看到他们时就很受触动,画下来更加深了印象。
但迄今为止,我的目标还是要努力地学习,以便可以画出像样的、卖得出去的画,那样我就可以靠自己的工作维持生计。显然,这对我来说才是最迫切的。
我一定要不断地画下去,画挖掘者、播种者、犁田者、男人和女人。学习和画画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正如他人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生活一样。
我最近很勤奋,从早到晚都在画画。

初读梵高的信件,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渴望。他不断给自己提高要求,常常一天十几个小时作画,他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并且不断给自己信心继续坚持下去。他深知,成功路上没有捷径可走。画画不仅仅是他擅长的事情,也是未来可以赖以谋生的希望,更是他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他也很喜欢画画,喜欢琢磨什么样的风景要怎么表达出来。他把自己的绘画事业形容为工作,并始终疯狂地工作。

正因为我有一双天生要画画的手,我绝不能放下画笔。我问你,自从我选择开始画,我可曾有过半点疑惑、犹豫和彷徨?我想你是懂的,我犹如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斗志昂扬,当然,仗打得越来越激烈了。
尽管如此,我必然有擅长的事情,我必有存在的意义!我知道我会成为一个不同的人!只是我如何能成为有用之人?应该怎么做?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但我身上能闪光的特质又是什么?

早期的梵高喜欢花素描和水彩,他研究了例如自然粉笔等许多工具的使用,以及学着自己调水彩色彩。他的绘画事业收到弟弟提奥的支持,因此在写给提奥的信中,他经常会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计划,并安抚提奥自己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可以卖出自己的画回报提奥。这些就像一个创业公司给投资者汇报一样,有些战战兢兢,唯恐对方失望的压力。

梵高很晚才开始画油画,其实是因为负担不起画油画的开支。开始画油画后,他仍然不会放弃素描带给画面的结构感和精细度。作为画家,梵高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上,不断自学研究笔触、色彩、透视、解剖和光线阴影等,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这与当时的学院派截然不同。后来梵高虽然被正规学院录取学习,但学院教授的画画方法与梵高的理念格格不入,后来他还是辍学了。

非常感谢你寄给我所有你能找到的米勒的作品,它们对我有莫大的帮助。关于《播种者》,我已经临摹了五次。两幅小的、三幅大的,我还会再画一次,我对这组人物形象简直太着迷了。

在与提奥的通信中,梵高也获得了了解其他绘画大师的机会,后来他就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并且发扬了其中一位画家的点彩法。后来梵高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小镇,被小镇的如画般的自然风景吸引,一头扎进了艺术创作中。这一时期虽然当地有一种干燥寒冷的地方风让梵高特别难受,难以工作,但他还是顶着困难,把画板铺在地上,用铁钉固定,一坐一整天也要继续作画。阿尔勒的自然风光非常明亮,天空中充满着永恒的钴蓝颜色,有着黄绿色的草地麦子和紫罗兰色的土地。梵高在此创作了许多的自然风景,他也在信中表露出对乡村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沉迷,以及对色彩的运用越来越熟练。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我这种耐心,忍着被蚊子生吞活剥的烦恼,与反复任性的密斯托拉风搏斗,还有整天都待在室外,仅靠一点面包和牛奶支撑——因为我走得太远,没法老回镇子。

到后来,梵高的画已经非常成熟,个人风格越来越强。当时流行的学院派的画,就像照相机一样力求细致准确,但梵高却不以为然。他并不追求画面真实细致,但这不代表他的画都是空想和虚构,反而他对画画非常认真负责,很少虚构创作,而是需要模特,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会把画面中的重点,通过夸张和颜色对比来反映出来,他的线条越发桀骜不驯,但却越发具有表现力。后来的画家受梵高影响,开始疯狂展示画家的主观感受并表达出来,不再遵循相机一般的精确,这种思想一直延伸到当今世界。

其实,在我看里,那个时期的梵高的作品已经非常优秀,足以办各种画展卖出自己的画,收获其他大师一样的名誉。但是吊诡的是,那个时代画商主要经营去世艺术家的作品,因此与再世艺术家就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梵高一直强调弟弟提奥对自己的帮助,但也许他真的是只有死去,才能收获多年以来的努力成果。所以后来他在自己最喜欢的麦田里自杀身亡。

梵高自杀后,梵高的画开始被世人所喜欢,成为历史上知名的人物。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画商在艺术家死后大肆炒作,等画家的画值钱了,再出手卖掉。不过梵高后来为世人接受,还是离不开弟妹的帮助。提奥在梵高死后不久也因悲痛生病去世,提奥妻子整理梵高这一生的信件出版,人们才能了解到梵高的创作理念,他的坚持,他对乡村和农民的热爱,他充满诗意的笔触,他虽在逆境,虽然为病痛折磨但始终坚持创作的精神,感动了世人。同时梵高的那些画才真正被发现被欣赏。

我希望这些荆棘最终可以开出白色的花,那样的话,这些痛苦的挣扎就像是分娩中的阵痛,痛苦之后会有欢乐的结果。

生前的梵高是卑微的,他刻苦地学习画画,疯狂地工作,输出了数千幅画作却只卖出了其中一幅。他一生穷困潦倒,连请模特的钱都没有。他木讷寡言,于世俗所不容,性格怪异朋友也不多,还深陷精神疾病的折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梵高仍然不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

但是正如他说的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最后他的光芒果真照耀了后人,没有辜负他的那些努力,只是可惜他没有看到那令人欣慰的结果。

我也一定要画下繁星闪耀的夜空以及柏树或者成熟的麦田,这里的夜色特别美。我对工作的热情丝毫不曾减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