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最好的告别》:挽不回来的抢救,其实是种伤害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叶航西飞
《最好的告别》:挽不回来的抢救,其实是种伤害

经历这次疫情,很多人都纷纷感慨:人生在世,除了死亡,其他都不是大事。年度目标也由买车买房、旅游脱单,变成了“活着”。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所以很忌讳死亡,甚至“谈死色变”。例如,逢年过节不能说死字,办喜事不能说死字,就连有人过世了也不能直接说他死了,而要说他去了,他走了,他离开我们了……

所以医生们,有时候感到最为难的事往往不是专业上遇到的问题,而是当病人离世后,怎么开口把这个消息告诉病人的家属。

作为家属,很多人的做法都是不惜一切代价,卖车卖房,借高利贷,倾尽所有也要医治好自己的亲人。即使他们只能躺在床上,不能走动,不能吃饭,不能说话,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好……

作为医生,很多人的做法都是拼尽最大的努力去抢救病人,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医疗设备,各种手术,切除了肝又切除肺,插入了导尿管又插入输液管。最后,病人不能呼吸了还要切开气管,不能吃饭了就在胃部插入管道输进流食……

很少有人会想到病人本身。有人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有人问过他们的真实想法吗?有人支持和理解他们的想法吗?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眼睁睁看着父母离世而不去花钱抢救他们,是不孝的行为,会被亲朋好友指责。而医生没有想尽办法去抢救病人,反而劝病人家属放弃治疗,不要花钱做无畏的牺牲的话,估计他会被家属打个半死。

《最好的告别》本书作者阿图.葛文德也是一名医生,他从医几十年,在医院里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和悲伤痛苦,还有家属们对医生的愤怒和不理解。他们不愿意面对亲人的死亡,不愿意相信医疗也有局限性。作为医生,作者感到很无奈。他认为最好的告别其实是:尊重病人本身。

如果他们求生欲望强烈,还不想死,舍不得大千世界的美好,舍不得家人朋友,那我们就拼尽最大的努力去抢救他。即使最后的生命质量不如人意,但只要活着就好。

可是,如果病人本身已经奄奄一息,受尽折磨,生不如死。觉得活着太痛苦,太屈辱,想早点解脱。那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真实感受,让他们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的路程。而不能为了世俗的眼光,为了尽孝让他们活得生不如死。

本书作者并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他既是医生,也是病人家属。他的父亲,就是一位肿瘤患者。当时医院给出两种方案:第一种建议是尽快开刀,拿掉肿瘤。但手术的代价是:几周后可能四肢瘫痪。第二种建议是等到阿图的父亲觉得自己的身体情况不能忍受了,想做手术的时候再来手术。作者和父亲商量之后,决定选择第二种建议。

作者的父亲认为,虽然自己查出了肿瘤,但依然可以自由的打网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相对健康的状况,保持了整整四年,直到有一天,阿图的父亲感觉不适,并决定去做手术。这四年时光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幸福的。如果一开始就让父亲去做了手术,那他可能早已瘫痪在床,并以这种状态来等待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哪怕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也要好好的和这个世界告别。那么这就引出来了一个艰难问题。到底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

作者经过大量案例研究发现,经过放化疗和许多医疗干预的患者寿命,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延长。反而像他父亲那样,采用姑息疗法的患者,往往活得更长久。因为医学抢救治疗以治病为先,以延长寿命为先。而姑息治疗则以病人的舒适度为先,根据病人身心情况来调整治疗手段。

很多人在进行化疗之后,身体和精神快速崩溃。所以,面对大限来临的患者,我们应该深谙,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多一分理性和坦然,让病人在生命最后的旅程里,有尊严地离去。

说实话,相对于死亡,我个人更害怕的是疼痛感。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周围放着一堆冰冷的机器,身上插满各种插管……这种感觉生不如死,真的宁愿早点解脱,不要再抢救了。

当然,最好的愿望是希望我们国家,能尽快实现安乐死合法化。这样一来,病人可以不用这么痛苦,家属也不用花费巨额去做无畏的牺牲,医生也不用来来回回的抢救。因为,挽不回来的抢救,其实是种伤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