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理性和非理性;主观主义与行为学研究的客观性

2023-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闲逛的Andrew

本文内容皆取自米塞斯原著《人的行为》,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

  人的行为必然总是理性的。所以,“理性的行为”这个用语,是个赘词,因此必须扬弃不用。理性的和非理性的这两个词, 若用来形容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不适当、且无意义的。行为的最终目的,总是要满足行为人的某些愿望。因为任何别人都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取代行为人的价值判断,所以批判别人的目的与意志是没用的。任何人都没资格说哪种情况会使别人比较快乐或较少不满意。批评者,或者是告诉我们说,如果他自己处在其同胞的位置,肯定会以什么为目的;或者是以独裁者那样的傲慢心态,轻率抹煞某个同胞的意志和心愿,宣告该同胞的情况应该怎样,才比较合乎批评者自己的心意。

  如果某一行为舍弃“物质的”和实质的利益,反而追求“理想的”或“比较高层次的” 满足,那么该行为通常被称为非理性的。例如,人们就这个意思说——有时候意味赞同、有时候则意味不赞同——某人基于非理性的考虑,舍弃生命、健康或财富,以换取“比较高层次的” 目的,诸如,忠于他的宗教、哲理和政治信仰,或为了祖国的自由、兴盛而尽忠。然而,和追求其它人生目的相比,努力追求这些比较高层次的目的,既不是比较理性的,也不是比较非理性的。有人误以为,追求维系生命健康的基本必需品,比追求其它东西或生活便利品更理性、更自然或更正当。没错,维持饱暖是人和其它哺乳类动物共同的渴求, 而且欠缺食物和住所的人,通常会将自己的努力集中在满足这些迫切的需要,而不太搭理其它事物。活下去的冲动、保全自己性命的冲动和利用每个机会增强自己生命力的冲动,是生命的根本特征,凡是活着的生物都有这些冲动。然而,人,并非不能避免、必然服从这些冲动。

  所有其它动物,在任何情况下,都受求生的冲动和繁衍后代的冲动驱使着,然而,人,即使面对这两种冲动,也有能力控制自己。他能控制自己的性欲,也能控制自己的求生意志。当唯一能活下去的情况似乎不能忍受时,他能抛弃自己的生命。人,能够为某一志业而牺牲性命或自杀。对人来说,活下去, 是选择的结果,是价值判断的结果。

  富裕地活着的愿望,也一样是选择的结果。禁欲者确实存在,以及有些人实际上为了坚持信仰,或为了维持尊严、自尊而放弃物质利益,都显示并非人人必然追求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反而意谓这种追求不过是人的选择罢了。当然,绝大多数人偏爱生命甚于死亡、偏爱财富甚于贫穷。

  有人武断地主张,唯有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才是“自然的”,所以才是“理性的”,而满足其它一切需要,则是“人为的”,所以是“非理性的”。然而,人性的一个特征是,人不仅和其它一切动物一样追求食物、住所和配偶,人还追求其它种类的满足。人有专属于人的愿望和需要,我们也许可以称这些愿望和需要“更为高级”,比起人和其它哺乳类动物共同的那些愿望和需要而言。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这两个用语,当用来形容那些被选来达成目的的手段时,隐含一个关于那些手段是否合适、充分的批判。批评者赞同或不赞同某一手段,端看它是否最适合用来达成所求的目的。然而,事实上,人的理智并非永不出错;相反地,人常常在选择和实施手段时犯错。不适合所求目的的行为, 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行为和目的相违悖,但该行为仍是理性的,亦即,它仍是一次合理的——虽然是不完善的——思索考虑的结果,而且也是一次力求达到某一确定目标的尝试——虽然是一次无效的尝试。一百年前的医生,采用了某些我们这一代的医生——根据现在的病理学——认为出自拙劣的医学指导、所以无效率的方法, 去治疗癌症。但是,一百年前的医生所采取的那些无效率的医疗行为,不是非理性的;他们当时已尽心尽力了。而一百年后,很可能又有更多的医生掌握更有效率的方法去治疗癌症。

  那时候的医生将比我们现在的医生更有效率,但不是更理性。行为的反面,不是非理性的行为,而是行为人的意志不能控制的身体器官和本能,对刺激的被动反应。在某些情况下, 人对同一刺激,既能有被动的反应,也能有行为的反应。例如,某人吸进了某一毒物,他的身体器官会有被动的抗毒反应;此外,他自己也可能以行为加以干预,譬如,主动服用解毒剂。

  理性和非理性这两个概念的对立,所牵涉到的问题,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没有什么不同。科学总是、而且必定是理性的。科学努力的目的,是要经由有系统地整理全部可以取得的知识,来理解宇宙的现象。然而,前面曾指出,持续把事物分析成它们的组成元素,迟早必定到达再也不可能进一步分析下去的地步。人的心智甚至不可能想象,有哪一种知识不是止步于某一最终的给定、止步于某个不能进一步分析与还原的事物。把人的心智带到这地步的那个科学方法,始终是理性的。至于那最终给定的事物,也许可称为非理性的事实。

  现在很流行怪罪各种社会科学,指责它们是纯粹理性的。最普遍的反对经济学的理由,指责经济学忽视生活和现实的非理性层面,指责经济学企图把无限多样的现象强压硬挤、塞入枯燥的理性体系和空洞的抽象概念中。没有什么比这更荒谬的指责了。像每一门知识那样,经济学也是凭着理性的分析方法, 一直走到不能再进一步分析的地步。然后,它停下来确认它事实上面对某个最终的给定,亦即,面对某个不能——至少就我们现阶段的知识状态而言——进一步分析的现象。

  行为学和经济学传授的定理,对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效的, 不管行为的动机、原因和目标是什么。对任何科学研究而言,最终的价值判断和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给定的事实;它们是不能进一步分析的。行为学讨论人们选来达成这些最终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手段,而非目的。

  我们便是就这个意思在讲人的一般行为科学所秉持的主观主义。这门行为科学把行为人选定的最终目的当作给定的因素。行为学对于这些因素,完全保持中立的态度、完全不下任何价值判断。行为学采用的唯一标准,是选用的手段是否适合达成选定的目的。在幸福主义说快乐的场合,以及在功利主义和经济学说效用的场合,都必须用主观主义的意思来解读这些用语, 把它们当作是行为人的目的,因为那目的在行为人看来是觉得满意的。我们所坚持的这个形式主义,有深远的意义。幸福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现代意义,比它们在较早时候的物质意义进步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形式主义。同样的,现代的主观价值理论,比古典政治经济学所阐述客观价值理论进步的地方,也在于同一形式主义。同时,我们这门科学的客观性也植基于这个主观主义。行为学因为秉持主观主义,把行为人的价值判断当作不能进一步批判、检视的最终给定因素,所以行为学本身是超出一切党派纷争、不关心所有教条主义学派或道德学派之间的冲突、不做任何价值批判、没有默认的想法和价值判断、是普遍有效的、完全关于人、也绝对适用于人的。


章节个人总结

  本节阐述了人的行为必然是理性的,因为人的行为是为达成目的的手段,人为了达到目的为手段进行排序和选择,这个过程必然是理性的,而不管这个目的是什么,对于人的目的,行为学是中立的,不对目的做任何的价值判断。

  那么相对于人的行为,其反面往往展现在不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而进行的,比如身体器官或者功能。

下一节:因果观是行为的一个必要条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