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摄影

草间弥生——我对爱的憧憬全部从我内心出发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609人  脑海中的橡皮擦Leslie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夜间分享者Leslie。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的内容是享誉世界的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作品。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这位和荒木经惟一起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岁,用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并和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先锋艺术家见证了当代艺术史。

草间弥生

一直以来,草间弥生的艺术都很难归类,她的创作手法多样,包含绘画、软雕塑、行为艺术与装置艺术等,具有女性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Art Brut)、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

陆蓉之曾经在采访中这样形容过草间弥生:“在今天来说,像草间弥生这样的艺术家是很独特的。因为,她是真的是没有受任何流派、任何大师及历史人物的影响;她不看艺术史书,更不屑去念艺术史。甚至在写文学书籍时也不去读任何文学作品。”

蔡康永曾在一篇博文中这样评价道:“草间弥生不知是在哪面墙上钻了一个洞,窥知了造物者的某个手势或背影,她从此寄居于这面墙上,在两个世界间来回顾盼。”

时至今日,这位日本国宝级艺术家的名字一出现,就常常引发各种膜拜和追捧,关于她的艺术衍生品更是在世界范围内热卖,那么这位被称为“怪婆婆”的女人究竟为何有如此魅力呢?


成长经历

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一个资产阶级的富裕家庭。但她从小性情阴郁,10岁开始,草间弥生便被幻觉、幻听所困扰。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为“人体解体神经症”的精神病伴随着她的一生,她时常感觉自己的灵魂离开躯体,被幽暗森林里的湖水吸引,然后沉溺在湖中央。

童年时的草间弥生

或许一切病症的开端都源自于她的家庭。草间弥生的母亲专心于家族生意,对女儿的疾病一无所知。她认为草间弥生应该成为“收藏艺术品的富家女”而非食不果腹的艺术家。于是,母亲便毁掉了女儿的画布,罚她和工人们一起干活,还经常把她关起来打骂,强烈的恐惧感让草间弥生的精神濒临崩溃。她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她所看到的世界蒙着一张巨大的网,她常常有自杀冲动。多数次自杀失败后,她还是决定直面恐惧,试着用重复的圆点把自己的幻觉表现出来,用绘画来让这个世界接受自己。

草间弥生笔下的母亲

草间弥生当时为母亲画的铅笔画已充满了小圆点。这些小圆点被当作是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她偏执地画下自己畏惧的东西,使之成为常态,从而进行自我治疗。

虽然童年记忆不尽美好,却极大地激发了草间弥生的创造力。为了抵抗幻觉带来的惊恐,她拿起了画笔,画了许多张牙舞爪类似花朵的植物,后来做得越来越庞大。

而如今草间弥生的作品中,仍然存在着南瓜、槿花等藤脉植物,那些早年与之有过对话的植物精灵。花与植物成为草间弥生后来知名的创作主题之一。

《呼唤爱的女人们》

当时的日本,思想封闭,女性的地位低下,她觉得自己的艺术需要更自由的世界。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书店里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通过一位懂英文的堂兄帮助,她写信给欧姬芙:“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上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您为我指路……”深受感动的欧姬芙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

草间与欧姬芙

1957年,草间弥生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28岁的草间弥生拿着母亲给的100万日元和三百套和服来到了西雅图。 临走时,草间弥生决心彻底舍弃过去,便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

多年以后,草间弥生回忆:我当时非常清楚,如果想在艺术上走得更远,必须逃离日本这个封闭的地方,必须越过家乡这座高山去触摸外面的世界。

美国自由开放的环境激发了她的灵感,在西雅图她的画作顺利卖出,又成功举办了画展,不用多久她就被这座城市所接纳了。但是她知道纽约才是她想要去的地方。

草间弥生说道一到纽约,她便来到“帝国大厦”的顶楼,看着这座城市,向自己保证将会用对艺术的热情以及储存在体内的巨大创造力,征服纽约,闻名全球,殊不知这是她在纽约苦日子的开端。

1959年,只身抵达纽约18个月后,草间弥生的5件作品参加了第10届布拉塔美术馆的一次年轻艺术家群展。每件作品都是在一个稍暗的灰白色背景上绘满网状图案,她的圆点引起了纽约知名评论家的注意。


柏拉图之恋

1962年,33岁的草间弥生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前卫艺术家。一天,草间的经纪人对她说:“这两天我们会去见一个奇人,不过,记得穿上你最漂亮的衣服。”草间弥生还不知道,她的经纪人要带她去见的是传奇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他生性孤僻,不会把作品卖给陌生人。但是,传说只要带漂亮的女生上门拜访,他就会把作品卖给对方。就这样,草间弥生穿上她的和服、系上银带,和她的经纪人一起去拜访这位神秘的艺术家。

约瑟夫·康奈尔

当草间弥生和经纪人推开这位艺术家的门时,她才发现,这位男子的作品曾经三个月前与她的作品共同展出。约瑟夫·康奈尔对草间弥生一见钟情,以至当场卖出一件“盒子”作品给这位经纪人,经纪人如获至宝。

约瑟夫·康奈尔的盒子系列作品

约瑟夫直言不讳地对草间表达:“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像你这样可爱又漂亮的女生”。从他们见面的第二天开始,草间就开始收到对方情意绵绵的诗。几乎每天,约瑟夫都会把草间的信箱塞爆。并且每天都会接到约瑟夫的电话,有时候一通电话长达五六个小时,甚至已经影响了草间的日常生活。这种情信与电话持续了十年,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纯洁和神圣的关系。

草间弥生与约瑟夫·康奈尔的甜蜜合影

在这段关系里,约瑟夫的母亲扮演了十分畸形的角色。有一次,草间与约瑟夫在自家草坪上接吻,被约瑟夫的母亲看见,后者盛怒之下提了满满一桶水从他们两个人头上浇下去,并威胁约瑟夫:“不可以碰女人。我不是已经跟你说很多次了,女人很脏,是梅毒和淋病的巢穴!”草间弥生不能忍受这样的待遇,她曾经提出要离开,但也经不起约瑟夫的苦苦哀求。

草间弥生与约瑟夫·康奈尔的甜蜜合影

当时的纽约,见过约瑟夫真面目的人屈指可数。约瑟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并且在母亲的影响下对女性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但同时也在感情上产生了扭曲的依赖。尽管草间和约瑟夫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但约瑟夫的占有欲和他的母亲都让草间感到厌烦。可是,只要约瑟夫给草间打电话,她就会乖乖地去找他。

约瑟夫·康奈尔的盒子系列作品

约瑟夫有时候会买草间的作品,并且明确地告诉她这张作品可以在什么画廊卖到什么价钱。他们在交往期间,草间弥生还跟超现实主义的大师萨尔瓦多·达利走得很近。

有一次,他们正在喝酒的时候,草间给约瑟夫打电话:“达利想要见我的时候,都会叫劳斯莱斯来接我。你也应该对你最心爱的情人表现一下啊。”结果不到五分钟,就有一位年长的女性给草间打电话:“草间,我会陪你一起去约瑟夫·康奈尔那边。”这位女藏家过了一会儿,开着奔驰把草间带到约瑟夫家里。

约瑟夫·康奈尔送给草间弥生的作品

草间弥生和约瑟夫的艺术理念相距甚远,约瑟夫的作品是维多利亚式的内敛、理性甚至充满童真。而草间弥生在纽约时期的创作大胆而疯狂,似乎为了摆脱她过去在日本以及童年时期的所有压抑。1967年,38岁的草间弥生脑子里疯狂的想法和当时纽约社会弥漫的嬉皮风不谋而合。这一年,草间成了媒体记者的追踪对象。

约瑟夫·康奈尔的“草间弥生的裸体盒子”

约瑟夫去世之时,草间恰好回了东京,他们最后一段对话是约瑟夫请求草间不要离开他去东京,还有他念念不忘要完成的作品“草间弥生的裸体盒子”。自从约瑟夫去世之后,草间的精神状态日益恶化。次年春天,她身体第三种病状发作,她回到东京接受手术治疗。此后,草间在东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草间弥生在自传中回忆约瑟夫:“我从约瑟夫身上学到很多。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譬如说,那种基于侍奉神的立场进行创作的态度。他不是为了自己、名誉或金钱,而是为了亲近神才创作。没有比他更纯粹的人了,在我所有创作艺术的朋友当中,他是最伟大的。”

约瑟夫·康奈尔

住在精神疗养院的艺术天后

约瑟夫·康奈尔去世的第二年,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东京。离开艺术家与评论家,逃出媒体视野,在精神疗养院生活,一住就是40年,她的后半生从这里起步。

每天白天,她到附近的工作室“上班”,晚上又回到疗养院,一边就医、一边看书。她很少会见客人,不逛百货商店,不用电脑和手机,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在这里,草间弥生唯一要做的,就是创作。其余的事情,助手们都会帮她处理好。有人形容,这些伴其左右数十年的助手们,就像一层又一层的棉花,保护草间弥生这个易碎品免受伤害。

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谈及那些风云人物时,草间弥生说道:"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有才华。我一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艺术上,并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间弥生的作品上。"

世人给她贴上了很多标签:波点女王、和荒木经惟齐名的日本坏品位、世界上身价最贵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但在草间弥生的眼里,自己或许只是一个“停止创作就会自杀”的精神病人。

在草间弥生的自传中陈述:“我一天到晚都在制造这些令人生畏的形象,借此来克制我的情感,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慢慢把恐惧变成了我熟悉的事物。”

在疗养院附近的工作室里,她每天创作8小时以上,依然觉得“停下来就会头疼”,完成了包括巨型南瓜在内的数千件作品。同时,她还发表了十几本小说和诗集。

精神疗养院的生活打磨掉了草间弥生的叛逆,她的作品回归到了绘画和雕塑,布满圆点的南瓜系列成为了经典。


代表作品

《南瓜》

南瓜是草间弥生极为重要的创作符号,她觉得南瓜能带给她强大的精神安定感,从日本的香川县自岛、秋天市,都可以看到立体南瓜作品。

《南瓜》 《南瓜》

《波点》

草间弥生对自己的精神状况相当有直觉,她觉得自己带着一种非描绘圆点不可的创作强迫症。她爱画圆点,也不得不画圆点,她认为地球也只是千百万圆点中圆点的一个,我们人都是宇宙中的微型圆点。

重复的波点,不仅是时尚或者装饰,这种具有强烈风格的标志性的元素,无时无刻不强调着无限的永恒和延续性精神。

1971年以后,草间弥生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小说创作,并停止了自己的激进行为。这位艺术女王还把她的圆点延伸到其他创作上,建筑、时装、靠垫、手机、汽车等都在热卖,昔日纽约轰轰烈烈的“前卫女王”至今依然引领时尚。

在日本,年轻人穿着的服饰中,带有圆点图案的服饰约占30%左右。

草间弥生10岁就开始运用非对称的半身红半身白的毛衣装饰自己。至今为止,她的服装全部是由自己设计。

波点和她的精神病一样,成为她身上最深的印记。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是草间弥生1965年发布的装置产品,也是她第一次以镜子为媒介进行的创作。

《无限镜屋》

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系列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现代主义的印记——令人眩晕的有限与无限,空间视觉上神秘的延伸,自己与他人之界限的混淆,短短几分钟内仿佛坠入另一世界的错觉。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在这些复杂的无穷远镜子装置中,特制的房间内衬镜面玻璃,包含数十个霓虹色球,悬挂在观察者上方的各个高度。一个观察者站在一个小平台的内部,看到光线在镜面上反复反射,形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空间的幻觉。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无限镜屋》

草间弥生的近作中鲜艳的平面图案是诡诈的,持久凝视其作品,它们即刻将你催眠进入她熟悉的黑暗里和令人眩目的深渊中。草间弥生为自己荒诞的幻想赋予了一个明确的形式,她再一次证明,创造力足以战胜自我的退化。

直至今日,草间弥生仍然有看报纸的习惯,而且往往是从政治部分开始,她始终以艺术家的眼光在观察这个世界,她用半个世纪不断地艺术创作来证明自己;她和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先锋艺术家共同见证了当代艺术史。2009年底,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 草间弥生和毕加索、塞尚、村上隆等名列其中。

谈及那些风云人物时,她强调:“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必须与艺术相关。要是人可以有来世,我还想再做艺术家。无论生与死,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切。”

                        ——周六的三只小可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